第八百三十章 仁义之君(上)(2 / 3)

加入书签

无论如何,左屯卫这一把火使得长安内外风声鹤唳、剑跋扈张,今晚的戒严是不能取消的,所有人等的行动都要受到约束,确保万一。待明日政事堂会议之后,再行讨论是否解除戒严,恢复如常。

对于各项可能又商议了一会儿,大臣们便纷纷告辞。

李承乾将房俊留下,却没有继续待在丽正殿内,而是从后殿走出去,走了不近的距离,来到一处临水的阁楼。

天上不知何时又飘起了细密的雨丝,空气湿冷,令人精神一阵。

阁楼内没有什么雕梁画栋、豪华陈设,只是简朴的一座所在,红木地板擦拭的干净铮亮,楠木的梁柱没有什么繁复华美的花纹,天然的木头纹理却透露着原始自然的舒适。

房俊却耷拉着眼皮,对李承乾求助的目光视而不见。

世上从无完美,老实人上位就是有着这样的弊端,心不够狠,手不够辣,遇事容易纠结犹豫难下决断。

不过相对来说,眼下的大唐需要这样一位仁厚的君主,带领帝国这艘巨舰在已经开拓出来的航线上顺风顺水的前进,一切皆会水到渠成。而不是再来一位李二陛下那般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绝世雄主,可着劲儿的去折腾。

眼见房俊不打算帮衬自己,李承乾也无奈了,只好继续说道:“……既然如此,那便令柴哲威暂且交付军权,连夜入城,待到明日政事堂里,讨论左屯卫失火之事。”

“殿下英明”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阁楼,自有身姿纤秀的小宫女端着热水上前,服侍两人洗脸净手。

待两人跪坐在窗前的地席之上,便有宫女点燃一缕檀香,将几碟子精致的菜肴和一瓮白粥放在茶几上,然后悄然退出。

“如此甚好,柴哲威目无纲纪,正该以朝廷之名义予以惩处,惩前毖后,警醒朝臣切莫重蹈覆辙。”

一众东宫近臣纷纷附和。

李承乾见到大局已定,只得无奈认可,对一旁不言不语的李君羡道:“就劳烦李将军亲自跑一趟,将柴哲威押解入城,但是要令其稳定住左屯卫的局势,万万不可生变。待到入城之后,也不必压入大牢,暂且令其回府邸居住便是,明日一早,前往政事堂自辩。”

众人对这等处置表示认可。

毕竟是国公之爵,又是一军统帅、皇亲国戚,必要的颜面还是要有的。若是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投入大牢,不仅重重削弱了柴哲威的威望,更会使得朝廷看上去刻薄寡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