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2 / 3)

加入书签

然而,对赵匡胤而言,你已经出全力了,我还游刃有余。在他的调度下,行营的汉军,是源源不断地通过辽河支援而去。

如果有什么是耶律斜轸的重大失误,那就是战场选在了辽河之滨,但这也不是他个人意愿所能决定的。

因此,当正面战场的汉军突破十万人之后,辽军就已经支撑不住了。这一场战役,前后一共打了十三天,最终形成了一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战,辽军被迫无奈地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最终,还是汉军凭借着更为雄厚的兵力,更充足的补给支援,取得了辽河战役的胜利,辽军则以完败告终。

到七月二十八日,败势难挽的情况下,辽军不支而退,这一退,就是溃退。

于是,耶律斜轸果断将手中保留的全部近两万骑派出,分两路合击。双方在辽河东岸,展开厮杀,汉军人寡,辽军人众,且突施一击,以至于汉军处于下风。

曹翰此将,为人或许张扬残忍,但在战场上作风很是硬朗,面对不妙的形势,表现地尤其顽强,带领麾下蕃骑力战。

当然,这也在于,平原之上,想要完全歼灭一股骑兵,难度是很大了,费了很大功夫,辽军方才将曹翰军赌在辽河之滨。

然而,曹翰并不是孤军奋战,在沈州地区活动作战的汉骑闻讯,都纷纷前往支援,与他们纠缠的其他辽骑,也都得令参战。

于是,由耶律斜轸发起的一场反击战,逐渐演变成一场骑兵会战,汉辽双方八万余骑,在沈州及辽州的上百里区域间,进行着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厮杀战斗。

正面以及辅助战场,辽军死伤逾三万人,被俘一万多,余者溃逃难计,耶律斜轸最终没有回辽州,而是直接逃往辽州东面的银州(铁岭),跟随他的,只剩下两万出头的军队,即便加上陆续收容的各路辽军骑,也不到三万人。

并且,这还只是个开始,在南面正向沈州进兵的赵匡胤大军得信,毫不犹豫,遣马仁瑀率领五万步骑,沿着辽河北上,水路并进,以作支援。

对此,耶律斜轸也是下定了决心,遣军骚扰迟滞,但是,汉军倚仗着水运的优势,辽军想要完全断绝支援,也是无法做到的。

马仁瑀军,耗费了三日时间,赶抵战场,而辽军的主力,也在耶律斜轸的调度下,集结到位。在辽州西南五十里的辽河之滨,汉辽双方展开了一场迫不得已的决战。

正面战场,辽军在耶律斜轸的统率下,集中了近七万步骑,汉军稍少些,也有六万多人。如果再加上主战场之外的骑兵对战,双方参战的马步军加起来就有近十八万人了。

为了这场战役,耶律斜轸算是竭尽全力了,将锦州之战后积攒征召的能够作战的军队都投进来了。他并不想做这种赌博式的决定,但是无奈,汉军的战刀已然架到脖子上了,不主动求战,最终只会在赵匡胤的压迫蚕食中,被困死,挤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