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回忆篇:百里滩上的梭鱼与海粘逛(2 / 5)

加入书签

秋天的苹果、枣子、葡萄,以诱人的娇艳颜色提醒人们享用,梭鱼则以大胆暴露自己美丽胴体的方式,激发人们捕获的欲望,以自我牺牲精神帮助人们度过食物贫乏的贫困日子。

孙犁先生在小说《白洋淀纪事》里,就提到过打跳梭鱼。

可见,梭鱼在白洋淀这样的内陆淡水湖也能生存。梭鱼在白洋淀生存,一样不隐藏,一样爱显摆,一样注定更多地更轻易地被捕获。

敖海源对梭鱼的记忆太多了。

最早的记忆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爸每逢周末都和渔友们去盐沟边打旋网,带回来的收获十之八九是梭鱼和海鲇鱼。

梭鱼则很像单纯的充满激情活力的青年学生:戴着眼镜,十分羞涩,偶尔莽撞,经常好动,容易吃亏上当。

偶尔跨上堤埝,一眼就看到密密麻麻的梭鱼浮在水面,它们游动速度很快,电光石火一般。

当梭鱼被混养汪子的箔网困住,则拼命逃窜,会把体内的食泥排泄干净。这样,梭鱼鱼肠子变得很干净,梭鱼鱼肠子富含油脂,是难得的美味,百里滩人谈之会口水直流的。

把鱼内脏中藏在鱼肝内的苦胆完整摘除,鱼肠洗干净,与鱼一起炖,那是满口奇异香味的美味。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好吃的鱼肠,只限于生长于混养汪子里的梭鱼,这种梭鱼被称为港(这个字儿这里不念ga(ǎ)ng,而是念jia(ǎ)ng)梭鱼。

那时他还小,不懂得梭鱼之美味,懵懂地看着大人们举着酒杯就着它们下酒。

天津卫有“河刀海鲙港梭鱼”的说法,表扬这三种鱼好吃,不无道理。

显然,美味的河刀鱼、海鲙鱼,非寻常百姓家餐桌之物,而港梭鱼则是“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喜欢聚群的梭鱼生命力之顽强,应该胜过海鲇鱼。

在百里滩,一个小水洼,一条浅浅的小河沟,都能生长成群的梭鱼,它们密密麻麻在水面上游弋。它们太喜欢暴露自己的身体了,很喜欢在水面上蹦跳,折腾出片片鱼花儿给路人看。

那些水花儿,就像很多无形的雨点砸在水面上,所以,水是根本藏不住梭鱼的,它们的闹腾劲儿,就好像不被捕鱼人抓走就不甘心似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