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陈旅长的大手笔(2 / 2)

加入书签

游击队在袭扰日军的同时,三八六旅各部也迅速向自己的既定位置开进。七月七日佛晓,就在孙义成前往大郭庄机场路上的时候,三八六旅各部也已经陆续抵达战场位置,开始了紧张的战前准备。

陈旅长这次决定好好地利用一下师部调拨的那24门105毫米的榴弹炮,完全发挥出大口径火炮巨大的杀伤力。为了保证己方火炮能够完全发挥出作用,又能避免遭到鬼子火炮的反击,或者鬼子飞机的袭扰,陈旅长在参谋人员调整作战计划前就已经命令炮兵部队开始行动了。

考虑到m2榴弹炮有超过十一公里的射程,以及完美的弹道曲线,陈旅长将火炮阵地设在马鞍山西面山脚平坦地带,利用榴弹炮高抛物线弹道,从平原河谷越过山岭向另外一侧的山谷进行炮击。

首先,部队的重火力,也就是火炮得到了加强。经过上次南宫县那场不太完美的伏击战之后,一二九师高层对于部队技术兵种的培养可谓煞费苦心,像大口径火炮的炮兵、驾驶汽车的汽车兵,都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和培养。

几个月时间下来,105毫米火炮的炮兵技术熟练度提高很快,不管是炮弹的装填速度还是火炮的命中率,都较南宫战场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让陈旅长有了对日军的远程压制武器。

其次,经过连续不断的和日军进行大小规模的战斗,三八六旅官兵的已经掌握和摸清了鬼子的战斗特点和习性,对战胜鬼子充满了信心。

第三,冀南军区六分区的支援,让全旅战士的弹药充裕了很多,不再是战斗前人均只有三五发子弹的老样子,战士们的子弹都在20-30发/人,战斗时的火力输出也就增加了很多。

同时,三八六旅返回山西时,调归师部独立旅的772团已经归建,使得全旅上下达到了8000人的超满员编制,对付鬼子一个旅团在人数方面已经不差,缺少的只是一场胜利的证明。

很快,经过参谋人员的全力以赴,新的作战计划在四个多小时后就制定出来了,并迅速下发到各部队指挥官手里。

此时,日军一〇八师团第52步兵联队已经进入了襄垣和黎城之间的仙堂山、黄岩山边缘。前锋一个中队已经到达了返底村,开始掉头沿马鞍山和黄岩山之间的山谷道路,向东北方向推进,意图通过山谷道路到达浊漳河,然后沿浊漳河南下,攻击黎城。

从返底村,经井关村、长河村、普头村再到榆树村到达浊漳河,是从西面襄垣县进入黎城最近的一条线路。往南还有一条长-邯公里也可以到达黎城,但路程要很远,鬼子显然不会选择那条路。

预判了日军的进攻线路以后,陈旅长就决定在黄岩山东侧的山谷,打一场伏击歼灭战。战场位置就选择在快要出山、即将到达浊漳河的榆树村到簸箕凹这一段两公里长的山谷里。

为了麻痹日军,从日军队伍开始到达返底村,进入山谷的那一刻开始,游击队就不断地对鬼子前锋进行袭扰,麻痹日军的同时降低日军的行军速度,好缩短在后面的日军第52联队大队与前队的距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