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朝堂之上(1 / 3)

加入书签

袁逢年纪较大,靠着墙打盹。

卯时上朝,也就是早晨五点左右,对于年纪大、身体差的官员而言,是一种极不友好的体验,有住得比较远的官员,甚至需要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准备。

“上次常朝陛下没有参加,说是检阅西园禁军之时受了风寒。”司徒袁隗凑近袁逢身边,悄声说道,“这次能够正常升朝,看来陛下龙体已经康复了。”

司空袁逢睁开眼左右看了看,低声道:“昨日大将军何进来找老夫,说是陛下不但已经康复,而且更胜从前,只是蹇硕如今势大,甚至挟持天子,左右陛下决断,希望老夫能在朝堂之上带头弹劾蹇贼。”

袁隗明显吃了一惊,随即摇头笑道:“屠夫就是屠夫,不知从何处得来的消息,十常侍固然骄横,但都是借着陛下的宠幸才有如今的地位,蹇硕也是如此,他又如何能挟持天子?可笑,还想让我们替他出头,简直妄想。”

第16章朝堂之上

南宫,却非殿旁边的朝房内,众臣陆续到来等候升朝。

东汉时期的朝会制度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常朝、内朝和大朝会。

常朝是比较有规律的一种经常性朝会,汉宣帝时期是五日一朝,汉灵帝时由于身体日渐衰败,再加上本身也不愿意勤政,改成了十日一朝会。

在后世明清时期,有些自虐倾向的皇帝甚至每日升朝会,当然这是少数,大多数时期,常朝都不是每天开的,有点类似于周会,只是这个周有长有短而已。

袁逢微微一笑,脸上的皱纹聚在一起,道:“不要小看屠夫,屠夫入朝时间长了,也学会借刀杀人了。老夫只答应他见机行事,至于如何挑事,还得靠他亲自操刀。”

内朝主要是皇帝身边的亲信或侍从官议论政事、谏诤拾遗,起到皇帝顾问的作用,会期不固定,纯看皇帝什么时候有空。

大朝会则是典礼性朝会,用来彰显国家威仪,参加人员众多,甚至还有少数周边臣服的国家民族代表。往往是重大节日庆典才举办,比如汉朝每年元旦都会有大朝会。

今日却非殿举办的朝会便是一次常朝,六百石以上的朝官都可以登朝参与议事。

朝堂之上,以袁氏的权势最重、影响最大,袁逢、袁隗这两兄弟就占据了司空、司徒两个三公职位,可谓位高权重。

他二人坐在房内一言不发,但是每一个进入朝房内候朝的官员,都要向他俩卑躬地打招呼,而他们只是淡淡地点点头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