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新的起点,还有新的人?(2 / 4)

加入书签

毕竟贾诩年纪大了,未来留守襄阳,坐镇京师更为妥当。

再有诸葛亮的协助,定可保后方无虞。

其余徐庶、庞统,升为军师中郎将,仍在外担任军师。

周瑜仍为大都督,孙邵还是扬州刺史,只不过之前是刘备任命,现在是献帝刘协下诏。

武将方面。

九卿中,除了宗正(掌皇族事务)是刘备兼任,少府(掌皇帝生活与皇帝个人财政)由陈群领了,大司农(掌国家财政钱粮)又非糜竺莫属外。

其余太常(掌礼仪祭祀),卫尉(掌皇宫守卫),太仆(掌畜牧,养马),廷尉(掌审理案件,监狱),大鸿胪(掌外交和少数民族事务)皆由在襄阳修典的名士大儒担任。

相反,其中真正握有实权的职位,则全部都是由刘备亲信掌握。

至于光禄勋(掌人才选拔和培养),压根就没设人担任,因为要不了多久,选拔的职权会被中正替代,培养的职能则会由学院分担。

本来按照刘备的意思,是想让张明担任尚书令一职,但是后面又考虑到张明和荀彧的不同,张明可能经常会随军出战。

关羽为征东将军,赐军号“虎威”,辖四营两万人。

因此,尚书令一职,便由贾诩担任,掌尚书台。

鲁肃为御史中丞,掌御史台。

至于张明,为司隶校尉,但由于司隶如今在曹操手中,相当于挂了一个虚职。(东汉时,御史中丞地位提高,每逢朝会,和司隶校尉,尚书令三人独席专座,号称“三独坐”)

不过司隶校尉一职,因兼具监察职责,所以刘备怕张明太闲了,就将闻人府划归张明统领。

而在尚书台中,除了之前贾诩一直在带的石威,孟建,崔州三人,皆任尚书外,张明更是提议刘备,调诸葛亮回襄阳,任尚书左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