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五) 免学费(3 / 3)

加入书签

免学费的通知一下,学生们那里顿时沸腾了,学生大声地喊着“乌拉”或者“万岁”的口号,一下子让学生感觉到了上学不缴费的快乐。

家长们听说孩子上学不用交学费的消息以后,更是喜上眉梢,大家互相讲述着,互相喜悦着,无不欣喜若狂,无不像捡了金元宝一样高兴。

“给人玫瑰手留余香”,其实张文学也非常高兴,毕竟自己也成了第一个减免所有学生学费的校长,也算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毕竟,自己在校长这个岗位上在改革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张文学在一九九五年六月下旬的一个教师会议上,郑重地提出了一个让老师们思考的一件情,那就是打算用这笔钱减免学生的学杂费。

消息一出,老师们既吃惊,又高兴,同时也有点顾虑。

老师们吃惊的是,张文学这一举措十分大胆和前卫,学生上学缴费天经地义,学生交的学费也是学校日常教学和事务开支的保障,取消这笔稳定的收入,真不知学校的日常费用会从何而来。

老师们的高兴,其实是为学生和学生家长而高兴的,一旦取消学杂费,这一下学生和家长可是直接利益受惠者,即使原来心疼钱不愿意让孩子上学的家长也会支持孩子读书的,这样便有利于学生生源的保障,在在校学生巩固率方面肯定会有所突破的,说不定会成为学生巩固率最好的学校,这对学校的名声和可能获得这一方面的奖励是有好处的。

老师们的担心也并非多余的。

老师们觉得现在外地来参观学习的人多,收入不少,钱也算是滚滚而来,但是这种情形也不会持续多久,如果一旦这种开源资金断流的时候,又将会用什么钱来补这部分窟窿呢?

当然,在这种举棋不定的时候,就要考验当事者对将来不定因素的预判能力了,当这种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冲突的时候就要考验个人魄力了。

张文学向老师们解释道:目前在老师们绩效和奖励方面可以慢慢加大奖励力度,但是绝不能显山露水,因为过于张扬,会引起兄弟学校老师们内心的不平衡,这部分资金已经储备充裕;至于给老师们做统一工装已经在学校考虑之中,也无需用这个小金库里的钱;至于今后的学校用钱,一是学校会继续创收,二是今后张文学家的核桃园的部分收入也会注入学校,成为学校稳定的一个财路。

张文学也算了一笔账,让大家信服其实每年这几千元的学杂费也干不了多少事情,而且每一学期收费时候,也是班主任最头疼的事情,再说,小河村的老百姓在建设学校方面也没少捐钱捐物,还不还老百姓一个人情,干脆让利于民,免收学杂费呢,也让老百姓感觉到学校发展的红利。

张文学的分析精准到位、鞭策入里,老师们也就没有争议,也就毫无异议地同意从下学期减免小河小学学生所有学杂费,这样学生只交少量书本费,就可以上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