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小城中的伟人(1 / 2)

加入书签

弗莱克斯纳就好像捡到了一个从天上掉下来的金元宝一样,连连问爱因斯坦有什么要求。

我的作文素材

爱因斯坦不在乎个人的利益,只关心科学。

爱因斯坦提出两个要求:一、普林斯顿研究院要接受他的助手迈耶尔,给他一个正式的职位;二、他的年薪只要3000美元。并说“如果在普林斯顿维持一年生活不需3000美元,还可以再低一些”。

对第一个要求,经过大家商量之后,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可是,面对第二个要求,却让弗莱克斯纳有点为难了。一个堂堂最高研究院里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年薪只要3000美元,这怎么说得过去呢?让不知内情的人知道,难道不会说普林斯顿在虐待爱因斯坦吗?

1930年,一对在美国拥有亿万资产的兄妹请来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学校改革家弗莱克斯纳,请他帮助建立一个新的科学研究所。

弗莱克斯纳发现,实用型的研究所在美国已经够多了,于是,他决定建议创办一个新型的高级研究机构,将各个学科的第一流学者都聘请来。没有计划,没有任务,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一切都听任学者们自己的安排,研究所只负责向各位学者提供足够的经费。

弗莱克斯纳把这个机构定名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他就是实际的组织者。

弗莱克斯纳认为,既然拥有足够的经费,就应该让世界上最有名的科学家们摆脱教学、行政、日常生活琐事的操劳,他们应当研究最高级和最普遍的问题。如果能招聘到一流的学者,就不愁没有更多的年轻的杰出学者们慕名而来。

在聘任通知中,弗莱克斯纳反复强调,来研究院的学者享有完全的独立性,研究院是“一个自由港,学者们在这里可以把世界看做是自己的实验室,而无一日三餐之忧”。

1932年1月,有人建议弗莱克斯纳去加利福尼亚的帕萨迪纳,因为当时爱因斯坦正在那儿讲学。

弗莱克斯纳有些犹豫:这可是当今物理学界的泰斗,自己能请得动吗?但是,如果请来了爱因斯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名声不就立刻传出去了吗?

弗莱克斯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了帕萨迪纳,他详细地向爱因斯坦谈了研究院的宗旨和计划。爱因斯坦听了很感兴趣,但表示每年可能还得在柏林待一段时间。

不久之后,弗莱克斯纳到牛津大学与爱因斯坦会面的时候,再次邀请爱因斯坦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当时,爱因斯坦回德国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他便有了去普林斯顿的意向。1933年后,爱因斯坦已主动与柏林断绝了关系,去普林斯顿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网游竞技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