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箱 修一修正好当茶几用(1 / 3)

加入书签

佳慧想得倒是很开,她写博客,主要是为了记录生活,如果能顺便赚一波流量就更好。要知道,绝大多数国人都有个种田梦,前有陶渊明后有李小七,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是刻在很多人的骨髓里的。佳慧自己不也是这样吗?更何况她本来就是学编导的,对镜头和审美都有自己的要求,文字水准也不错。有了这几样,还愁出不来好内容吗?有了内容,又还赶上了好时机,在互联网经济刚刚崛起的当下,资本还没入场,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对前景佳慧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当然流量不流量的,那都是以后的事,现在她迫切地需要找点小钱来花花。上辈子她挣外快,主要是靠写影评,后来甚至因为发的影评比较多,还有编辑联系她出过一本书。投稿这种事,一回生二回熟,上辈子的经验和文章拿过来直接用就是。既然是重生,总要有些额外的好处,自己抄自己的文章总没问题吧?

佳慧学的是编导专业,看电影拉片子乃是必备的学习技能。一部电影翻来覆去看个几十遍,导致她活了两辈子都还印象深刻。那时为了向各种纸媒、公众号投稿,她也曾熬夜奋战、抓破头皮,现在看来,那些夜并没有白熬,这时稍加回忆,从前写过的标题和内容,甚至一些具体的句子都涌进了脑海。趁着还有印象,她赶紧地把上辈子写过的影评列了个表,在电脑上敲敲打打地回忆出两篇来。又上网搜索了几个编辑的投稿邮箱,把两篇文章发出去,就上床睡觉了。

这些活儿都是她晚上干的,白天他们要忙更重要的事。漫水桥的房子收拾干净后,冯小河和佳慧用三轮车一趟趟搬东西,把物流运回来的家具重新组装了起来。一楼堂屋的大厅摆放了他们过去的两组布艺沙发,浅咖色的2+3,简洁经典款不易过时,虽然用了快十年,看着仍很温馨。沙发对面是电视墙,八仙条案改成的电视柜放在那里稍嫌小,以后买个小立柜放旁边就好了。越过客厅,里面就是餐厅区,放着他们带回来的餐桌椅。桌子是可收缩的,折起来是四方小桌,拉出来后成了可坐□□人的圆桌,也能暂时满足小范围聚餐的需求了。

一楼朝南的房间,因为阳光足、通风好,是给两位老太太住的。里面现在还空空如也,只有一间房里放着佳慧亲手修补好的三门衣柜。北边的房间是客房,也暂时空着,等有了钱买点家俱摆进去,方便姑姑带苗苗住两晚。组装好的家俱大部分都放在了二楼。

外婆睡了一下午,傍晚才悠悠醒转。她还是没胃口,晚上只吃了几口热气腾腾的白粥。

她对自己给大家带来的麻烦非常过意不去。佳慧扶她重新躺下时,外婆颤微微地对旁边的奶奶说:“亲家太太,叫你看笑话了。年纪大了,出趟门都给孩子们添这么大麻烦!”

奶奶坐在床边,握着她的手宽慰道:“老亲家,看您说的这是什么话!给他们添什么麻烦了?又不是谁想晕车!这一趟过来,您真是遭大罪了!”

“是啊,我都不晓得自己晕车!”外婆叹气道:“以前坐摩托、坐三轮,也都还好。没想到一上那个小汽车就头疼!真是享不了福的命!”

“您这是坐汽车坐少了,”奶奶很有经验的样子,“我第一回坐那车,还不是一样!一进去就心里不快活,差点吐了。后来多坐了几回,渐渐就好了。往后让佳慧带着您,经常到市里逛逛,有个五六趟,保准就好了。”

二楼的大厅也是一分为二,靠后窗的地方改成了书房,放着书架和书桌,坐在书桌前,抬眼便是窗外的树林,满目皆是清凉的翠绿;靠阳台的厅里则放着七宝的玩具收纳柜、玩具桌。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玩耍、看书,以后买张桌子,也能在这里写作业。南边两间房是一家三口的卧室,床和衣柜都是以前海市买的,组装好了就行。北边的那间卧室,里面砌了置物架,方便收纳各种换季衣物和棉被。

佳慧和冯小河的动手能力都很强,但也花了两三天时间,才陆陆续续把各种家具都组装好。以前的书桌和柜子大多是白色或原木色,放进现在的家里毫不违和。看到空荡荡的房间一点点摆上家具,两个人的心情都很雀跃。

外婆听了直摆手,“算了算了,还五六趟!一趟都坐不得了!”

佳慧和冯小河结婚这么多年,这还是两位老太太第一次见面。在进行了必要的社交后,老人们才各自歇息。晚上佳慧挨外婆睡,方便照顾老人起夜,冯小河则带着七宝,跟奶奶挤一床。如此歇了两晚,外婆才终于恢复了元气。

等外婆睡了,佳慧就抽空把相机的照片上传到电脑,稍作整理,到海角论坛注册了账号,发了一个帖子,叫作“回到乡下的那些事”,这两年论坛里很流行“****的那些事”这种标题,佳慧也不能免俗,然后,她把改造房屋、改造老家具的照片配上文字,上传了一部分。

在海角论坛发贴只是个开始,她又转手在大眼博客上注册了账号,名字就叫“七宝的乡村生活”,——这年月大家都在用电脑上网,因此时下流行的是图文并茂的长博客,叫做部落格,而且这还是各家博客群雄并起、争霸天下的年代。

谁能想到,只是区区几年之后,大眼微博就一家独大,尽享互联网经济崛起的红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