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黄泉巡典(二)(2 / 2)

加入书签

宋人庄绰的《鸡肋编》就有记载: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全躯暴以为腊。登州范温率忠义之人,绍兴癸丑岁泛海到钱塘,有持至行在犹食者。老瘦男子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之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吃人……古时候的人,这么残忍吗?”谢勇超倒吸了一口凉气。

“古时的文明本就不开化,粮食本就短缺,况且战争又是最能磨灭人性的东西,所以缝战乱祸世,吃人的事情就突然会冒出来许多。

在金军攻打太原的时候,史书就有记载:宋军先食牛马骡,次烹弓弩皮甲,百姓煮萍实、糠籺、草茭以充腹,既而人相食,到最后也是吃人。

而到了南宋末年,宋朝大将史嵩之围困金军占领的唐州时,城中粮尽,金国将军乌库里黑汗,杀其爱妾以啖士,士争杀其妻子来充饥,可见战争之残酷惨烈。”

如果是佛教传入之前的黄泉,可不会有佛家的这尊菩萨。”

“对对对!陈兄弟说得极对!我做的有关王山村的调查研究里面就能清楚地指出,这王山村的宗族建立极有可能是在北宋末年或者南宋初期。”

听刘志军这么一说,陈可脑子里的突然有了一个猜想,那年代兵荒马乱,金国大举进犯,靖康之耻就是那个时候,难不成,王山村的建立跟这有关联?

“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说法?比如战乱连连死了不少人,世间有许多怨魂恶鬼之类的?”

陈可问。

陈可的话让谢勇超不禁唏嘘,“所以伟人才是伟人啊,从没有哪一朝代的兵是‘人民的子弟兵’。”

“恩,对。”陈可点头,随后扭头看着刘志军继续问道:“既然王山村是信仰黄泉,那本《黄泉巡典》是不是就记载的如何借用黄泉之力让鬼魂安息,这到底是本什么典籍?”

“不光是一本典籍了,简直算得上是神器,就跟观音菩萨的《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的《严华经》等具有无上神力一样,坐镇黄泉的王山村也有类似的经文典录,这便是《黄泉巡典》。

这本典录就是王山村最为重要的秘宝,正是因为这件东西的存在,王山村的人才能安然生活在这儿,肩负起黄泉引渡人的使命。”

刘志军点头道:“没错,正是这样,金兵来犯两国交战,一下子死了多少人啊。

你想想,靖康之耻连皇亲国戚都难逃一死,更别说是宋朝的平头百姓了。

民间女子被金兵俘虏呼作‘两脚羊’,晚上奸淫,白天就杀了煮着吃。

寻这些惨死之人的魂魄不愿前往地府游荡在人间,这使得那时候不少人对司掌阴曹地府的一众神仙都十分敬畏。”

靖康之难确实是中华民族胸口上十分屈辱的一块烙印,陈可对历史很感兴趣,自然对那段过去比较清楚,而当时的惨状在一些估计中还能找到清楚的描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