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一章 秦天德附体?(3 / 3)

加入书签

“朕为一国之君,自当心系天下黎民。如今灾情严重,各地赈灾不力,若是李大人和王大人能够妥善办好赈灾一事,朕大可不去计较他们曾经对朕的不恭!

监察御史张麒、陆游、周必大听封,朕封你三人为巡视钦差,赐予尚方宝剑,巡游受灾各地,监察当地官吏赈灾一事。若是有人胆敢贪墨赈灾钱银,朕准许你等……”

这是秦天德附身了么?

听着赵昚慢条斯理的旨意,朝中百官无不面有悸色心中惊忧。赵昚摆明了是要向秦天德那般进行赈灾,到时候天下间还不知道又要死去多少官吏!

最新全本:、、、、、、、、、、

这时候吏部尚书何铸也开口驳斥道:“赵相,你口口声声要举荐跟随秦天德一同辞官的李瑜王君晓二人,到如今面对满朝文武的质疑依旧不肯改变,你可曾问过官家的意见?”

嗯?困苦万分的赵鼎犹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只觉得眼前一亮,想到了在钱塘时秦天德曾说过他眼中从未有过赵昚。

他曾任这是自己忘记了人臣的本份,也曾想过改变,可一遇到事情,总是习惯性的忽视了那个成为皇子不过一年,连太子都没有做过,就因为秦桧兵变,莫名其位接受了禅位,成为皇帝的赵昚。

深深的看了眼让自己感觉古怪的何铸,赵鼎不再理会范同等人的驳斥,而是朝着端坐在龙台之上的赵昚深深一拜,然后恭恭敬敬的说道:“官家,老臣恳求官家恩准李瑜王君晓二人官复原职,恳求官家明鉴!”

这种现象有些怪异,往日朝堂上的争吵,很少会有大臣在没有争吵出一个定论之前就请求赵昚的圣意,赵鼎突如其来的一句话,使得朝堂上刹那间鸦雀无声,不少人都在暗中猜测,这其中是否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蹊跷存在。

唯有国子祭酒史浩脸上闪过一抹笑意,他明白赵鼎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只是引起赵鼎改变的居然是新秦党中仅次于范同的何铸,这让他心中疑惑。

赵昚也对赵鼎突然征询自己的意见感到震惊,不过他并没有耽搁,淡淡的说道:“朕准了。”

赵昚的答复很简短,语气也很轻柔,但却引得朝中哗然一片。赵昚微服出宫一事朝中有人知晓,不过除了史浩外,再没人知晓赵昚去过钱塘,而赵昚到达钱塘后第二日就又秘密返回了临安。

“官家三思!”范同连忙劝谏道。

勾龙如渊也开口说道:“官家,此二人罪大恶极,官家莫要因为一时的心仁,反而纵容了此二人的气焰,将来此二人必定更不把官家放在眼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