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迷雾重重 探访石钟山(3 / 3)

加入书签

原来,石钟山由于千百年的湖水的侵蚀,底下已经全部是空的了,水波冲击着山洞才发出了如钟鸣般的声响。至此,才会使得石钟山终年都发出天籁之声响。

大家听完了肖雄声情并茂的介绍,又仔细地观赏者千年圣境,细细谛听那千万年都不曾消停过的洪亮而又悠远的钟声,都不由得在心里产生一种豪迈的激情,同时为这美丽的地方被曰寇所践踏、蹂躏而添更多的仇恨。

忽然,姜永明指着前面不远处的湖面低声叫道:

“司令,你看,那里是鬼子的大队运输船。”

肖雄抬头望去,果然只见前面不远处,鬼子的一条拖轮拖挂着十几条大驳船正向鄱阳湖口驶去,驳船上坐满了鬼子,由于是晴天,那趴在船头,手里扶着机枪的鬼子的机枪手可得清清楚楚。紧随在拖船后面的是鬼子的三条大汽艇,上面也装满了鬼子。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王烟台和随行的队员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着这对神仙眷侣,聆听着他俩那和着水声的清越的吟诵,一时间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妙的圣境之中。

吟诵完毕,肖雄扭头问着呆呆看着他们俩的队员们,问道:

“你们知不知道石钟山的由来?”

大家都摇摇头。肖雄就指着这座形体不大而声名远扬的山,向大家仔细地介绍了起来。

石钟山那发自天籁的“钟声”,长年累月,淙淙铮铮,水石皆鸣。时而清新,时而悠远,时而激越,时而苍闵,空空成韵味,这“钟声”和涛声所构成的一幅有声有色的立体图景,就是音乐家也难以模拟,诗人墨客也无法描述。因此,终使这神曲般的主体图景成千古奥秘,吸引着历代有识有志之士前来探寻。

那为什么把它称作石钟山呢?这就众说纷纭了。民间传说认为山像大钟,就以形定名;而文人们则多以声定名,认为山下终年发出声响,就如一口大钟在不停的敲着。但声响是如何发出来的,大家的意见也不一致。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认为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捕,响若洪钟”;唐代江州刺史李渤,在“山上忽遇双石”,“扣而聆之,南声涵胡,北声清越,抑止响腾”,认为因石质而发声。

而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有一年因为送长子苏迈到江西德兴县赴任,途经湖口,他决定亲自去考察。于是在一个月明之夜,他带着苏迈乘坐一叶小舟,出没在绝壁深潭之间,进行了认真的实地勘察。他终于发现了在绝壁之下,山体有很多的空隙,水浪进出之间,澎湃冲击,就发出了声响。他自认为已解开这千年之谜,找到了石钟山“钟声”的真正原因,所以就写下了《石钟山记》。

直到明代,罗洪先、彭雪琴二人,为了查找钟鸣的真相,他们在山上山下仔细探寻,才发现苏轼当时也受了大自然的捉弄,他的认识也是错误的。原来苏东坡是在长江、鄱阳湖洪水时期去的,而罗、彭二人则在冬春江水湖水下落时的枯水期去的。他们踏山觅踪,才找到“钟声”的真正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