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分家引起的纠纷(2 / 6)

加入书签

因为我爷爷死的时候,并没有分家,所以这次趁着过年,大家都回来了,就聚一起,商量分家。

那时候我大伯已经搬到佛冈,我爸去叫他回来,他直摇头,说不用分他的了,他在广州做生意,赚了点钱,在佛冈买了块地,建了楼房,现在住在那边,自然也就不再想念这山旮旯里面的东西。

毕竟这么大一个家子,十几兄弟,要分家,能分到多少?

我三叔回来之后,并没有对大家说起,他跟着朱光庆去韶关赚了大钱,身上有三千多块钱。

一是因为他不想传出去,怕传到朱光庆耳朵里,二是因为他想给这个家一个惊喜。

所以家道没落之后,我爷爷和我大奶奶,亲奶奶,就接连生娃。

和我大奶奶生了八个,和我亲奶奶生了四个。

我亲奶奶生的四个,分别是我大伯,我爸,我三叔,以及我姑姑。

而大奶奶生的八个,年龄都我爸,我三叔,我姑姑要大。

我爸教我们后生仔,称呼大奶奶那一脉的人,男的只需要在名字后面加一个伯字就行,女的在名字后面加一个姑字就行。

回来的时候,他还想着,将这些钱拿出来,给大家建造几间像样的瓦房。

因为那时候我爷爷留下的几间土房子,早已经破旧不堪,好几间还已经坍塌,只剩下一个围楼,大奶奶那一脉的四个兄弟,四家人,住在那围楼里面,我爸单身一个人,住在外面一间瓦房,自己煮。其余的几个兄弟姐妹,嫁走的嫁走,出去打工的出去打工。

那时候这一大家子,真的穷到了极致,只能勒紧裤腰带生活,几家人挤在一起,穷日子过久了,妯娌间的矛盾必然就会爆发。

我那大奶奶生的叔伯兄弟,在我爷爷死了不到两个月之后,就开始吵着要分家。

于是,这一晚,年二十九,他们将我爸,我三叔,叫了过去,商量分家的事情。

这样称呼很生疏,很有距离感。

就比如,我大奶奶生的最大的儿子,叫朱玉样,我就叫他阿样伯,我大奶奶生的最大的女儿,朱芳茶,我就叫她阿茶姑。

也不知道是习俗本该这样称呼,还是我爸爸对他们那一脉,心中的积怨所致,才会特意去疏远他们。

至于是什么积怨,那就得说回这一年,1983年的年底。

那时候我三叔刚跟着朱光庆出去捞偏,年底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