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文册、情况!(3 / 4)

加入书签

周世龙身上披着的是银白色铠甲,手中拿着的是自己那一杆精铁长枪,很是吸引了台下不少的目光。这一刻,周世龙是新任掌印千户来此巡阅他们这些人,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底下众人,忍不住议论声不断。

而在周世龙的身旁,金大成与郭天福同样按剑肃立。

郭天福板着脸,脸色万年不变。金大成虽然头发有些花白,老人家了,但这时却披了一身的铁甲,人虽老,但却显得高大魁梧,老当而益壮。不过这个时候,金大成他是脸色相当的难看,目光不时扫视自己领下的一应军士的同时,更是频频注视向周世龙带领过来的那些士兵。

“这才是精兵啊!”金大成暗暗叹息。

这些兵才是好兵,个个年轻。不仅身材粗壮,更加特别的是纪律出众。他们身披盔甲,和他部下士兵的毛毛躁躁相比,这些人在寒冷的天气中只是持刃肃立。口中呼着浓浓的白气,却只是一动不动,任冰雪飘飞在自己身上,神情肃穆,目不斜视。

福山屯校场位于城南三里处,占地一顷有余,兴建于洪武十年间,增设。往日这都是千户所整所官兵的会演秋操之地,不过岁月长久,校场各处已是破败。不过兴许是金大成有过整修的缘故,校场虽然有些破败,但看上去还是整洁完好的,到不至于显得凋敝。

此时在校场上,已是站满了福山屯的大小军士,这其中,包括福山屯原有的四百来人,周世龙带来的两百四十号人。

原本是初春的时节,但大明北地,天气已是非常寒冷,今天甚至还飘下一阵又一阵的雨夹雪。那北风一吹过来,从脖子里钻进去,直让人全身抖。下面许多福山屯的军士虽身上都裹着厚厚的棉袄与皮袄,但大部分人都是缩成一团,跺手跺脚,完全没个军士的样子,倒像个农村的闲汉。

更让人叹气的是,福山屯兵册上有四百五十六人,但在场中人也不知道有没有三百个,稀稀拉拉的,不甚了了。十个管队官也(也就是百户官),几乎没有一队上三十五人的。就是这些人中,一半还是老弱,个个身上军服破烂,很多人面黄肌瘦,身着薄薄的军衣,在冷洌的寒风中瑟瑟抖,连手上的兵器也是锈迹斑斑,一看就没有经过保养。

周世龙一眼扫过,看到的没有别的,只看到了他们的麻木,眼中脸上都是没有表情的。

更令金大成暗暗吃惊的是,一众两百四十号人,共排成了二十个横队,每队十二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去,都是一条直线。

而在这二十队兵的正前方,赵阳、张天波、黄宏发三人披甲肃立,也是一动不动。连胡平也是立在战兵队那边。紧绷着脸,神情严肃得过份。

再反观他自己的那队家丁的落魄,他心下很不是味道。自己集整个卫所之力,花了多年时间才养出来的一队家丁们,这军容战力却是远远不如周世龙的这一众部下,这让他不由得生出了深深的无力感。

“这样的士兵还不如回家种田去。”周世龙心中暗叹。

唯一好些的,就是各管队官与贴队官身旁的家丁们,每队计有十一、二人的样子,大多是青壮,衣甲兵器也颇为齐全。不过不被周世龙看在眼中的是,他们的阵列纪律也是稀稀拉拉,典型的乌合之众。

就是金大成这个副千户的那五十人队的家丁,虽然看上去颇为勇武非凡,个个精神饱满,面色红润的,但也谈不起什么阵形。这些人,放在周世龙眼里自然都是不合格的军士了。不过要是放在福山屯或者是大明其他的卫所里,那就是最主要的作战力量了。

周世龙了然,明末军户制度的败坏,可见一般,也难怪孙元化会痛恨军户制,一直在自己的军中坚持募兵制,对于那些辽东并更是看中了。

在校场的校台之上,周世龙扫视着场下那些福山屯的军士,脸色自然是相当的难看。这样的士兵,怎么能出征打仗?明显是送死的份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