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凯旋(2 / 2)

加入书签

陈雨解释:“其实说起来,我的目的和鞑子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丁口和财富,只不过他们是靠抢劫,我是靠恩威并施、逐渐蚕食。虽然目前朝鲜的军队孱弱,挡不住我这几千军队,但要是一味靠蛮力,与整个朝鲜为敌,那就得不偿失了。毕竟是一个国家,惹得天怒人怨,处处是敌人,寸步难行,那我们还怎么发展?皇太极七年前入侵,也不过是逼着朝鲜国君签订城下之盟,这次领着十万大军卷土再来,也是打着让李倧投降的主意,并没有打算在朝鲜杀个血流成河。鞑子都知道擒贼先擒王,我们为何要用野蛮原始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在陈雨穿越前的那个时空,当年日本侵华,军事实力孱弱的中国在正面战场根本无法抵挡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日军,可是依靠广袤的国土和庞大的人口数量,硬生生将日本拖入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为后来日本的战败奠定了基础。有这样的前车之鉴,陈雨不可能会一意孤行,妄图纯粹以武力征服整个朝鲜,何况目前根本没有这个实力。

蒋邪悠悠地说:“接受朝鲜的官职也没什么,彼此有个台阶下而已,他们要脸面,咱们要实惠。所谓君臣关系,也只是纸面上的名义而已,等到实力到了一定程度,盟约随时都可以撕毁。”

陈雨赞道:“蒋邪看得通透,正是这个道理。日本的对马藩好歹是个大名,也是一方诸侯,为了海贸的利润,都能向朝鲜称臣,每年进贡,接受太守的官职,我一个三品同知为什么不行?”

张富贵恍然大悟:“闷声发大财,给他们面子,咱们要里子。”

“正是如此。”陈雨说,“铁山变相自治,釜山倭馆也落入我手中,地盘有了,人口也会有,银子更是赚不完,有这样的好处,接受这个官职,让李倧安心,也没什么。”

原本不作声的苏大牙问:“大人,属下也有事不明白。咱们已经有了水师,为什么还要建船厂?听富贵兄弟说,还要从朝鲜各地调拨船匠到铁山来?”

“水师现在的船都是买来的,一方面来源不够稳定,数量也不够,咱们将来要和海峡对面的倭人打交道,为以防万一,水师肯定要扩大规模,不可能维持在目前的小打小闹的水准上。”陈雨解释,“另一方面,沙船固然是不错的船型,但是作为战船还是有不小的缺陷,重炮都无法上船,以至于这次攻击阿济格的营地还要冒险进入弓箭的射程,所以必须要改良船型,建造适合咱们的战船。综上所述,自建船厂势在必行。在大明境内,想找到足够的熟练船匠太难,但是在朝鲜可以办到。朝鲜以水师闻名,造船水准应该不错,有了船匠,就能建造更多更大的战船。”

苏大牙眼睛一亮:“建造更多更大的战船?”作为水师的实际指挥者,这样的发展路线显然是他喜欢的。拥有更强大的战船,水师就能立下更多的功劳,他在这个体系中的地位就越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