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综] 第144节(1 / 5)

加入书签

所谓的两派,自然是一派建议撤藩,一派不同意撤藩。主张撤藩的那一派大臣只有寥寥几人,以户部尚书陈廷敬,和善于揣测君意的内阁大臣明珠为首,另外还有几个新科选上来的进士,剩下的所有人都是另一派不撤藩的拥护者。

但是连明珠都看出来了,康熙的心思是极其倾向于撤蕃的!他是一个极有主见的人,就算是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同意,康熙觉得对的事情他也会坚持做下去,何况还有人支持他。

所以康熙给建宁的留言是:保持住立场,不论朝会上大臣们说什么都不能动摇。

若在以往,这倒是简单,只要不动声色,任由两派之间各执己见就行了。可是这一次两派间人数势力明显多寡不均,建宁还要时不时的帮已经落了下风的主张撤藩的这一派扳回一城。又还吩咐人盯紧着宫门口,若是发现韦小宝进宫来,不要惊动他,但是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御前。

从寿康宫出来之后,眼见着韦小宝就要领着九难师太往慈宁宫去,康熙说道:“那个方向不对,我刚才听了一耳朵,太皇太后回来了,慈宁宫里肯定住着太皇太后。太后准是搬回她的寿安宫了,咱们去慈宁宫,肯定要扑个空。”

守卫不过是例行公事的问了句,都知道韦小宝是皇上面前的红人,所以也没有仔细盘查,就放他们进去了。

裹在纱丽里面的康熙觉得韦小宝说的半点没有错,也不算是假传圣旨,他现在确实是在替自己这个皇上办事。不过就算如此,康熙怎么也没想到混进宫竟然这么简单,如果经常有来历不明的人这么进宫,这里哪还能号称是全天下最安全的地方,那以后叫他怎么能睡得着觉啊!

今天之后,宫门口和宫里的防卫可是要重新加强布置了,负责防卫的御林军统领也注定要吃不了兜着走。

成功混进宫之后,韦小宝本来要在前面引路的,可是九难师太说要先到处看看。她根本无需引路,对这宫里的熟悉,就像是一直生活在这里一样,比起韦小宝这个半路进宫的,认路的本事要强多了。

一路到了寿康宫,九难师太似乎对这里情有独钟,从大门到院子再到主殿,都好好的推门进去看了一遍,好在这里早就闲置着无人居住,经过的人也少,所以这里有点儿动静,也很难被人发现。

其实他心里很是紧张,不想让太皇太后卷进这件事情里来。

他明白建宁的心思,之前有好几本四十二章经下落不明,他们都有怀疑根本就是被太后给收藏起来了。所以,建宁会向九难师太说那些话,不过是要借她的手,去查看太后到底有没有问题。但是这件事的影响范围最好控制到最小。

这个九难师太根本就是个人形杀器,又与满清有着深仇大恨,谁知道她什么时候打算大开杀戒,若是太皇太后因此受到惊吓和冲撞,他和建宁都会难辞其咎。

第185章 刁蛮公主35

九难师太说道:“还有个太皇太后?慈宁宫院子宽敞,确实一向是给宫里地位最高的老人住的。那太后到底住在哪, 你们可想清楚!别跟我耍什么花样!再不济, 我就挨个宫都搜一遍, 总会找到人。”她明显对自己的武功有自信,丝毫不把满宫的侍卫以及御林军们放在眼里。就算他们被全部惊动了, 要想抓住她也是难事。

看到她对这里的一桌一椅,那种眷恋的眼神,康熙心中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测,她就是那个被崇祯皇帝砍断了胳膊的前朝公主!

想到这儿,他不由得有些后怕,此尼姑的武功高强,又与爱新觉罗家有着深仇大恨,还好建宁聪明,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由康熙接手了,并且他们已经回到了宫里,饶是如此,康熙对着所谓的武林高手仍然不敢掉以轻心,随时都保持着警惕的状态。

建宁此时也不轻松,她得替皇上去上朝啊!

朝中最近因为云南的一个知府朱国治弹劾吴三桂并且奏请撤藩有些关系紧张,对于是否要撤藩,朝中分为两派,各执己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