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蔡氏父女(1 / 3)

加入书签

再看看一边堆着的大堆白纸、一些笔墨,蔡邕更是点头,单说这白纸,恐怕也只能是仙人才能创造出来的。

而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小女孩也在边上看着这一切。她就是蔡邕的女儿,日后大名鼎鼎的蔡琰。

没错,这就是三国中绝对不可少的蔡氏父女,无论是正史、野史还是姬庆那个时空的网络穿越文,都会提到他们。大有为人不知蔡氏父女,便称历史书虫也枉然的架势!

蔡邕(读yong),(公元133年公元192年),字伯喈(读jiē),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也。东汉文学家、书法家。他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灵帝时召拜郎中,校书于东观,迁议郎。曾因弹劾宦官流放朔方。献帝时董卓强迫他出仕为侍御史,官左中郎将。董卓被诛后,为王允所捕,死于狱中。蔡邕著诗、赋、碑、诔、铭等共104篇。他的辞赋以《述行赋》最知名。

姬庆派出子体掌控朝廷的同时,对于这个时空的文字资料也开始了收集整理工作。

这个时期文字记录的载体还是以竹简为主,每一套竹简都是价值不菲,平常百姓家可用不起,能够有着竹简书籍的,只能是那些士族和富裕人家。由此,也造成了竹简的稀少和珍贵。很可能损失一套,就彻底失去了其上记载的信息。

皇宫里的竹简是最多的,自然也成为了子体第一个目标,在第一时间内,就完成了信息的扫描和记录。同时,对于洛阳城内,以及大汉之内所有的竹简进行收集工作。

当然,为了更好的让那些拥有竹简的人配合,朝廷发了命令,表示需要进行文字信息的备份工作,同时,主动配合的给予奖励云云。而拿出来的奖励,也不是什么金银,而是雪白的白纸,相信这对于多数文人来说吸引力足够大了。

不过,主动的人毕竟不多,所以,有时候就需要亲自上门了。比如那些藏书多的士族,比如那些藏书的家。

蔡邕就是洛阳城内个人藏书的最大一人,家中藏书四千卷,恐怕与皇宫内的藏书都有着一比了。

姬庆那个时空,他的这些藏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幸好他女儿蔡琰还能文无遗误的背出四百篇,才得以流传下来。

所以,蔡邕他们家第一个被专门负责收集竹简上信息的子体找上门,表示要按照朝廷的最新命令记录蔡邕藏书上的文字。自然,也会给蔡邕好处,一斤竹简给多少张白纸,藏书越多,好处越多。当然,对方还可以提些要求,一定范围内即可。

蔡邕自然答应下来,开始他以为这个过程会麻烦的很,可是当子体只是翻了一下他的藏书就完事了,还是让蔡邕大吃一惊。

最后想到最近仙城降临、仙人现世的神迹,这位过来的官员,莫不是一位仙人吧。也只有仙人,才能有这个手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