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东进(5)(3 / 3)

加入书签

杨震每一个动作都极为小心翼翼,生怕引起十多分钟便走过的携带着军犬的日军巡逻队的注意。而在他身边的李明瑞攥着枪的手都紧张出汗了,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让曾经为飞贼多年,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的李明瑞,一直在提心吊胆的李明瑞紧张的原因,并不是那些就在他鼻子尖下面来回巡逻的日军,而是就伏在他身边的杨震。

对于日军,有多少李明瑞也不害怕,更不会紧张。他更担心的是一旦暴露,会威胁到杨震的安全。李明瑞知道,一旦暴露,两个人恐怕是很难冲出去了。

自己倒也罢了,但杨震一旦出了事情,刚刚成型的部队,恐怕会毁于一旦。别说总指挥、政委他们饶不了自己,自己也饶不了自己。出于对杨震安危的担忧,李明瑞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就盼着天黑。

好在两人都是行动高手,在有惊无险的忍耐到天黑之后,安全的撤离了日军这个秘密的仓库,在外围董平的接应之下,返回了王光宇之处。

等到天亮后看清楚这里真实的情况之后,饶是一向镇定的杨震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里应该是日军的一座大规模的秘密仓库,仅仅从地表的显露出的一些蛛丝马迹就可以判断,自己身下的这座山恐怕已经被掏空了。而一个伪装极佳的通气孔,就在距离杨震身边不足三十米的距离。

当杨震小心翼翼的爬到通气孔的前面,拨开用来隐蔽的杂草向下看去,才发现通气孔下边是一条足够并行两辆卡车,铺着铁轨的隧道。至于这条隧道通向何处,因视距所限,杨震却是无法得知。

至于为什么推断出这里是仓库,而不是要塞之类的工事,很简单。汤原虽距离中苏边境不算远,但终归还有一段距离。而且从交通方面来看,就算是日苏爆发战争,这里也不会是主战场。在这里修建工事,不如在北面的富锦境内,对苏联会更有威胁。

这里的日军兵力也不像这是一个要塞或是军事工事,山下有两排平房,按照杨震估算,这里最多也就能驻扎五六百人,在多根本就无法容纳。除非这些日军全部驻到山洞中去。而且经过仔细观察,除了大量通风口之外,杨震并未发现有任何隐蔽,可以用来作战的射击孔。

看着杨震安全返回,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只是等杨震吃了点东西,恢复一下体力之后的话,又一让这些人的心提了起来。

对于杨震这次要带着侦察队在一次返回日军基地,为主力打开进攻通道的想法,王光宇坚决反对:“司令员,你已经摸清楚了日军的防御部署,以及大致工事,我看剩下的事情明瑞和董平完全可以做到,您还是负责指挥全局吧。”

“您不知道,你走这两天一夜的时间,总指挥、政委还有参谋长三番四次来电,让我一定要拦着你。我这心也一直提到了嗓子眼,尤其在接到你亲自进入日军基地内部侦察之后,我都快担心死了。你要是再不回来,我就要带队发起攻击了。”

而且清晨出操的日军不过两个中队的兵力也证明了这里应该不会是要塞。否则只驻扎这么一些最多可以称之为守备队的兵力,是无法大规模作战的。

杨震看的很仔细,他不仅在仔细观察这里日军的真实面目,还在仔细观察日军守备部队的防御工事。尽管日军防御工事修建的都极为隐蔽,而且设置的极为刁钻,但在杨震这双在后世见多了这种隐蔽工事的眼睛观察之下,还是暴露无遗。

每发现一处,杨震就将其标在自己画的地形图上。直到反复观察了三五遍,确认无误之后,杨震才停下来休息、休息。当然这种休息,也只是在原地闭一会眼睛,别说走动、吃东西,就是坐起来也是绝对不敢的。

山下的鬼子虽然不多,但也足足有两个中队的兵力。自己现在的位置就在鬼子仓库的脑袋顶上,在整个营区的核心部位。

一旦暴露,就凭借自己身上携带的两支加在一起也不过十多发子弹的勃朗宁手枪,以及李明瑞身上的两支快慢机,连步枪都没有一支,在优势的日军面前,除了殊死一搏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可能突围的可能。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人暴露,那就不是九死一生,而是十死无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