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一打苇河(2)(3 / 4)

加入书签

听到杨震提起征集军医之事情,郭邴勋只能摇头苦笑。杨震说的那些道理自己焉能不懂,可这说起来容易,这做起来却是难了。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本身就是高收入者,这些人中有几个会抛家舍业的跟着自己部队去干这件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业?

倒不是说这些医生不爱国,不希望将小鬼子撵走。只是在相对稳定,甚至于能说得上富裕的生活与风餐露宿、刀头上舔血,说不定那天就被鬼子抓住砍头后示众的生活相比较,几乎没有人会选择后一种。尤其是在看不到哪怕是一丝胜利希望的时候。

看到有些为难的郭邴勋,杨震摇摇头呀咬牙道:“实在不行,就来硬的,抓。挑那些年轻,没有老婆、孩子拖累的抓。至于思想工作,慢慢再做。他们耗得起,我们耗不起,伤员耗不起。告诉他们,只要他们给我们培养出可以接替他们的人才后我们就放他们回来。”

说到这里,杨震微微思虑了一下后又道:“老郭,你亲自带上一个排去抓。记住,抓的时候不要怕声张,弄的声势越大越好,看到的人越多越好。”

郭邴勋脑袋转的很快,略微一思考就马上明白杨震这番话的苦心了;“你们不是怕我们被打败了,牵连到你们吗?我来硬的,总该可以让你们给小鬼子有了个交待了吧。”

“鬼子的这一手很毒,现在看来他们的目的至少是部分达到了。老百姓虽然对我们很有好感,但出于畏惧鬼子的报复,招兵很不顺利。两个多小时之内,只有几十个青年学生报名参军。”

“而那些俘虏除了极个别的人之外,更是无人愿意参加我军。他们都认为鬼子势力大,我们只是暂时占据了优势。这些伪满军警与抗联打过很多交道,对抗日武装的困境很清楚。想要说服他们参加我们,很难。至少现在看我们是没有这个时间了。”

“不过,我们在车站缴获那列军火列车的时候,在车站上另外一列火车上营救出了两千余名鬼子从关内以及热河骗招来,准备运往牡丹江地区的东宁、密山、虎林等地的劳工。”

“经过我们从五道岭子营救出来的劳工战士现身说法,有二百多人同意参军。其余的人还是宁愿相信鬼子许诺的优厚待遇的谎言,而不愿参军。”

“老杨,你看我们招兵的工作是不是该停下来了。毕竟我们不可能长时间在苇河县停留,没有多少时间去做细致、耐心的工作。否则我们若是想在短时间内扩大部队,除非按照国军惯例去抓兵。”

小鬼子为了维护其对东北的长期殖民统治,必定要争取民心。想来只要不是自愿参加,应该不会对这些被抓走或是绑票的医生下手。小鬼子虽说残暴,但在城镇这种人口集中之地,至少表面上的功夫还是会做的。

对于郭邴勋动了些抓兵的心思,杨震摇了摇头道:“老郭,我还是那句话,我们需要的是一支勇猛善战的部队,不是一支用沙子堆出来的军队。抓兵的事情,我不会干。至少现在是不会做的。”

“老百姓对我们没有信心,又被鬼子的屠杀手段吓到了,征兵自然要吃力。但只要我们不断的打胜仗,给老百姓以信心,我想到时候,大家自然会踊跃参军的。”

说到这里,杨震想起什么道:“老彭,报名参军的人中有没有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我们现在太缺乏医生、护士这些技术人员了。我们的部队要不断的作战,单靠张婷一个人是不行的。老彭,对于这些急需的人才,必要的时候你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

“我们已经决定安排伤员回秘营养伤,这没有军医怎么能行?这些伤员经历过战斗,已经算是老兵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宝贝,我们绝对不能让他们因为缺医少药而无谓的牺牲。”

“这参军的大部分都是青年学生,算的上是医生只有一个,只不过他是一个中医。他自称对治疗外伤有一定的研究,在这苇河县也算是一个小有名气跌打大夫。可这治疗战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