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2 / 2)

加入书签

如今卤菜生意已经完全交给了许天工,自己有大把的时间去研究新产品,她给葡萄撞奶定义的是一款比较高级的饮品,但是这个高级怎么显现还是有些困难的,许芳华犯了愁。

李宝库现在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常玲是他求而不得的人,所以无论她做什么,他都可以原谅,但这样真的是对的吗?

其实许芳华也觉得,自己这个便宜小姑子有些过分了,如果不喜欢李宝库就保持距离,不要故作一些暧昧的动作,何必一边吊着利用着,又一边折辱着。若是她一直拿捏的住李宝库还好,否则她常玲承担不住李宝库反噬的后果。

以前许芳华认为常玲在上学的时候,和李宝库不清不楚的容易被人戳脊梁骨,她那个时候担心的不行,怕她连累了家里的其他女孩被人看不起。没想到现在两人还是纠缠在一起,如果说她是真的喜欢李宝库,是正儿八经的处对象也行,现在明显的是常玲看不上李宝库。

许芳华发现,常玲并不觉得她自己的行为有多不妥,反而有一种乐在其中的感觉。现在许芳华对常玲这个人是相当的看不上,她并不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想自己干点什么,家里常大功和常婆子肯定能帮她忙,不让她多操心。这样既能让常大功两口子享受到,来自这个偏爱的小女儿带来的福利,常玲自己也能挣到钱,不比现在事事依靠李家要好吗?

有时候许芳华也怀疑,自己上一次把常玲和李宝库的事情闹出去到底对不对,似乎整个事情担惊受怕的只有自己。从现在的情形来看,作为当事人的常玲并没有把这个事儿放在心上,似乎还为那次的事儿怨恨上了自己。而常大两口子似乎也没有领情,按说常玲这一番作为,直接受伤害的就是常朵,只是他们两口子只是在那个时候站了一下立场,事情过去了之后,并没有再继续关注事情以后的发展。

现在许芳华就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难道是自己太小心眼了,还是八十年代的乡村,社会已经开放到了如此地步?随即一想,她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如果社会风气真的开明了,自己娘俩在村里的生活也不会如此艰难了。

其实风气开明的不是这个社会,而是她们个人,许芳华事事为别人考虑,总是不希望自己为别人带来麻烦,所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而常玲却恰恰相反,她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时时想的是如何让自己过得开不开心,她的人生准则是,只要自己过得开心了,管别人是死是活。

许芳华想明白了这些事儿,就不再纠结了,深处事件旋涡的人一个个的都不在意,为什么自己一个不相干的人却要为此担惊受怕呢?自己又不是圣母小白花,何必为了那一大家子自私的人去烦心呢?事情是他们自己作出来的,即便是有什么后果,也需要他们自己去承担,和她许芳华又有什么关系呢?

回到家之后,许芳华开始试做新的产品,她经过这些天的观察,发现在电影院门前做生意,还是要以时尚为主。电影院的消费主力军是年轻人,这些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高,他们不像老一辈那样节俭,舍得花钱。许芳华想了许久,现在比较容易被这些小年轻接受的,应该就是饮品了。

电影院门前也有几间摊位,每个摊位卖的最好的都是果汁,雪糕和冰棍也有人买,但多是小孩子,收益远不如果汁。现在正是葡萄丰收的季节,许芳华想着做一个应时的甜品,葡萄撞奶肯定受欢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