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0章 雪刃出鞘(3 / 3)

加入书签

出于对隆美尔的尊敬,亦是对这种大胆作战设想的认可,将领们无所顾忌地鼓掌欢呼。此时此刻,走在最前面的苏军侦察分队已经抵达了距此不超过十公里的峡湾东岸,风也许会将这些声音带去给他们,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在这样一座貌似荒芜的山峦里会藏着如此多对他们来说邪恶而诡异的存在。

“诸位,这场空前重要的战斗可以看做是帝国复兴的决定之战,我们必须忠实履行作战计划的每一个细节。今晚的先遣部队将是林恩·加尔戈将军率领的夜战部队,他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亦是这个出色计划的主要策划者,元首赋予了他这次战斗的战场决策权,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而他的夜战部队也将再一次成为苏联军队的梦魇……”说到这里,隆美尔瞟了林恩一眼,这确实是林恩单独向元首请求来的指挥权——事实上,他自己一开始已经做好了被婉言拒绝的心理准备,但出乎意料的是,元首这次一口就答应下来,而且是将劳伦茨·巴赫的整支夜战部队都交给林恩指挥。隆美尔当面对此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但林恩总觉得他不太乐意自己担当此职。

不加间隔的,隆美尔用指挥棒对着地图具体布置道:“近卫军第一团是今晚战斗的主要力量,分成左右两翼。左翼以步兵为主,主要沿着峡湾包抄南翼,山地兵连将全力配合你们作战,主要部队沿着峡湾徒步行进,二十支以战斗班为单位的特遣分队搭乘潜艇先行进入这些预定的火力支撑点。右翼以装战连和直属坦克营为主,绕过东西走向的‘凯旋冰山’,隔断敌人向北逃脱的退路,快速穿插直抵海岸,就如同我们在法国战役时所做的那样。近卫军第二团作为战略预备队部署待命,并抽调四个装步连协同夜战部队在正面实施坚决而果断的突击作战。基地的要塞炮兵营负责提供精确的火力支援,空兵的伞兵营和滑翔机突击队也将悉数参战。此外,海上的战斗诸位无须担心,海兵将出动全部状况良好的潜艇以及鱼雷艇参战,我们对敌人的战斗舰艇拥有四比一的绝对优势,顺利的话,海上战斗将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内结束。”

桌上的作战地图上已经用各种线条清楚地标明了关键的战斗部署,在过去的11个月时间里,帝国近卫军的官兵们基本上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战斗演练,日常训练更是未曾间断过。以往这样的作战地图仅仅意味着虚拟空想的战斗场景,直到这一刻,那就已经疏远的战斗气氛才真正回归。众将领和军官们大都带着复杂而感慨的神情,眼中闪烁着对战斗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所有的承诺、预言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规划、谋划终于以一种并非完全主动的方式登场了……

这时候,坐在艇舱前部的艇员说:“我们不会让它们有发挥威力的机会,对吧长官!”

军官咧开嘴用舌头舔着下唇:“对,当然,定当如此!它们的吃水比普通的货船更深,只要巧妙地设定鱼雷深度,就能够穿过货船的底部而直接干掉它们,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让我看看它的级别和吨位……1100或者1200吨,60米长,吃水应该在4米左右,而这些货船……3米或者3.5米?看来这的确是个技术活!”

“我有个荒诞的想法。”坐在靠近艇尾处的水兵打岔道,“也许我们可以提前潜到它们的船底安置定时炸弹,就像是当年意大利人击沉奥匈帝国的战列舰以及英国人袭击我们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那样!”

军官想了想:“这倒也是个办法,瞧,我们现在返航,下午就能够装着定时水雷重新出发,足够赶在今晚给这些俄国佬一个巨大的惊喜。”

艇内众人皆笑。

※※※

当天色渐亮之时,在“避难所”基地外部陡峭险峻的山岩中出现了一条从远处并不容易发现的缝隙,在这条缝隙后部,一群身穿帝国近卫军制服、佩戴各种勋章的将领们正轮番使用安置于此的高倍望远镜。正是站得高、

看得远,在天气状况良好的时候,人们从这里能够观察到几乎整个峡湾以及十多公里外的冰原,借助精密的望远器械还能够依稀辨认出陆地和大海的边际,但想要直接辨别出停泊于近岸处的舰艇就已经超出了这些常规光学器械的极限。不过,出现在冰原上的那些深色身影就足以让这些好斗的职业军人跃跃欲试,他们热烈地讨论着,仿佛登陆者就是一群不知死活的山猪,竟贸然闯入猎人村落……

“诸位!诸位!”

基地司令长官隆美尔元帅这一嗓子就让所有人迅即安静下来,寒冷的北风透过观察窗吹进这临时布置成作战会议室的岗哨内。在一张临时拼凑起来的大桌子上,隆美尔就着地图布置道:“行动从今天晚上8点开始,而7点55分,我们的‘凯撒’雷达将开机工作,以最后确定海面和空中状况;7点58分,‘安东’干扰系统全面启动,3个小时内苏军将无法通过无线电与后方取得联络,也就是说,我们要尽量在这3个小时内结束主要战斗,清扫工作则可以维持到明天早上5点,届时参战部队必须撤回基地,否则必须自行寻找隐蔽地点直到明天的天黑。元首确定的目标是保证没有一艘苏联舰船、一个苏联士兵逃离我们的禁区,让这个夜晚变成苏联人记忆深刻的恐怖之夜……一千多名苏俄官兵、六十二艘舰船集体消失,诸位,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战斗,这将使军事历史上的奇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