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第 59 章(2 / 5)

加入书签

这个答案,苏雅却早已想好怎么解释了,见母亲问,便笑呵呵的道:“我今天去海边,遇到了造船厂食堂里的师傅,他教我的,他还说造船厂的食堂招帮工,让我下个月去试试呐。”

这么大的事,刘秀珍自然相信苏雅没有说谎,很是庆幸她遇到了贵人。苏娥有些嫉妒,能去造船厂上班,每个月可有几十块钱的工资呐。而且到食堂里帮工,那以后就不会挨饿了,忙笑嘻嘻的问道:“小雅,他们招几个人啊,能不能也让我也去啊。”

等树根燃烧起来,她就蹲在海边的礁石上处理那些生蚝和海鲜。用蚝刀把生蚝撬开,将蚝肉剥出,用海水反复冲洗干净,放在一边的石头上备用。然后把鲜贝洗净,剥去衣膜和枕肉,横刀切成两半。

那人在旁边看她处理海鲜,有些惊奇的问道:“你经常处理海鲜吗,手法很娴熟吗?”

海边的渔民大多都是出海打鱼,海边这些比较小的海鲜,吃的人少。只有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会收拾,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苏雅这样娴熟的手法,显然是经常做了。

因此苏雅也不吝啬,放了十几颗红枣,用刀把红枣切开,剥出枣核,把红枣一分两半,放在发面的上面。等面开发完全就开始蒸,蒸好的时候,又在锅里闷了几分钟才开锅,满满的一盆子。

不过一点点的面,却做出这么多的发糕,刘秀珍都有些意外。玉米面多白面少,做出来的发糕黄灿灿的,发糕上面是一层红枣,红枣蒸熟了香甜的气味很浓,整个厨房都是红枣甜丝丝的味道。

苏雅把发糕拿出来,切成一小块,足足切了二十多块。刘秀珍小心翼翼的捏起了一块,那发糕看着很厚,一捏却只剩下了一指厚,手松开又迅速地弹了回去,松软喧腾的跟棉花似的。

刘秀珍做了一辈子饭,却从来没见过这么软和喧腾的馍馍,苏娥也眼馋的什么似的,伸手就想去拿着吃。

刘秀珍用力拍开她的手:“等饭做好了再吃,赶紧去烧火。”

苏雅一时也被问住了,便结结巴巴的道:“我们家穷,没吃的,所以经常吃这些。”

见苏雅一个小丫头,毫不避讳的说自己家里穷,没吃的,那人也不再问,生怕伤了苏雅的面子。

此时苏雅已收拾妥当,拿出藏在口袋里的纸包,把里面的盐倒在生蚝和鲜贝上,再把蒜瓣砸碎成蓉一起搅拌腌制。等上面的石头烧的滚烫,便一个接一个的放上去,发出刺啦一声响,冒出一股股热气,海鲜的香气还有蒜蓉的气味就扑面而来。

那人本来还半信半疑的,这些奇形怪状的贝类能吃,但现在香气扑鼻,容不得他不相信,就到一边的山坡上折了一根树枝,掰成四根筷子,拿出其中一双递给了苏雅。但他还是不敢轻易尝试,等着苏雅先开动,苏雅也不客气,夹起一个生蚝吹了几下就送进了嘴里。

虽然没有什么佐料,工具也有些简陋,但这种纯天然的做法,却最大程度上保持了海鲜的鲜嫩。

苏娥这会倒很是积极,跑过去帮忙烧火,海蟹太大,而且苏家还缺盐少油的。苏雅只得把海蟹洗净,掀去蟹壳,剩下的蟹肉切成段,加了葱蒜炖成了汤,煮出来的汤汁发白,醇香浓厚。

海蛎子苏雅早用盐水泡上吐沙,这会饭做好了,便烧了热水把海蛎子放进去,等全部开口又捞了出来,再次清洗。把鸡蛋搅拌散了,再把放凉的海蛎子倒进蛋液中,开始蒸煮。

蒸好后,要是能放上点生抽和香油最好,可是这些苏家是没有的,只能放了一点葱花,但那香气已经让苏娥垂涎欲滴了。

喷香的海蟹汤,松软的发糕,还有海蛎子炖蛋,有饭有菜有馍,这样的日子可是过年的时候才有啊,苏浩的眼睛都看直了。

刘秀珍看着桌子上摆放的吃食,也很是激动,整天稀汤寡水的,填饱肚子都难,今天却能吃上这么多的东西。她还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苏雅道:“你这丫头什么时候学会做这些东西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