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揣摩(3 / 6)

加入书签

后世小学考卷有这么一题,填空,雪融化了(),答:“化成水。”满分。答:“春天来了。”零分。

这样苛刻的制度下,哪个想在学业上有所进步的学子,敢不好好揣摩出卷人的心意。

这方面不是天赋,是长达十几年的训练结果。从这方面说,古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只要揣摩一个上意,便够了。他们的人生是幸福的。

而更多的人却根本不用去揣摩上意,人家玩的就是个姓。不然,哪儿来的魏晋名士。

相比较而言,现代人就悲惨多了。只想想那么多的考卷,每一张考卷背后的出卷人又有多少?走入大学,步入社会,又有多少上意需要揣摩?

嘶!“莫非是这士子揣摩了官家的心思?”

这可不得了。这可是揣摩上意。整个大宋朝没几个人会的,更不用说做到了。君不见这大宋朝就一个蔡京吗?如果他真能揣摩出上意来,那是要拜访一下了,而且是马上。

不是马上,难不成还等到人家到了蔡京那一步,再拜访吗?真到那个时候,恐怕就不是他们想拜访可以拜访得了的。

文人的自尊矜持什么的,都是浮云。这屁股也不疼了,立即起了身。

谁也不想比谁迟。这一旦迟了,便有了先后之感。

宁采臣后世时也是递过入党申请的,只是没有通过。原因只有一个,一个短句,“国家天下事”,他写成了“家国天下事”。

一个把家放在国前面的人,还想入党?等你思想觉悟高了,再说吧!

这话扯远了,只是想给在写入党申请的同学提个醒,不要步入这前车之鉴。

王文见他们总算明白了,这才松了口气。老实说不是怕他们事后反应过来,得罪同僚,王文早自己去了。

摧摩上意。在这时代本是文官的不传之密。不见诸葛卧龙一份文官个姓都是宝书吗?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宁采臣是个穿越者,而且还是个参加不知多少后世中考、摸底考、高考的学子。

在后世,任何考生想拿高分,都要揣摩出卷者的心意,他的考点何在?

举一个简单不占字数,众人皆知的例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