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平衡(2 / 4)

加入书签

这一下,便是神宗也不得不怀疑了。从而疏远了他,更是从根子上断了他与皇位的缘份。

不要忘了,古人是极信鬼神的。

赵佶不是傻子,这一切他自然都是知道的,所以他开始放纵,也不认为自己有坐皇位的一天。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佶迷恋声色犬马,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赵佶身边有一名叫春兰的侍女,花容月貌,又精通文墨,是向太后特意送给他的,后来逐渐变成了他的玩物。但赵佶并不满足,他以亲王之尊,经常微服游幸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凡是京城中有名的记女,几乎都与他有染,有时他还将喜欢的记女乔装打扮带入王府中,长期据为己有。

做到了这一步,别说是神宗,就是他自己也不会相信会做皇帝了。谁告诉他会做皇帝,他也只以为对方是来自己这儿骗些财物的骗子。

要知道元符皇帝叫赵煦,是赵佶的第八个哥哥。此人十岁登大统,享国十三年才二十三岁。前三年,他封赵佶为端王,前一年,又加授司空,改授昭德、彰信军节度使。

亲王们往往不过问政事。赵佶也乐得清闲,与当时的一些文人搔客们一起吟诗作画,挥毫艹琴,成了一名道地的风流王子。那时米芾、米友仁、李公麟、李唐、苏轼、苏辙、扬无咎、周邦彦、黄庭坚、秦观、程颐、程颢等名士还都在。

就是赵佶自己本人也不相信自己这个非嫡非长非贤的端王可以成为皇帝。

当时赵佶的人品可不怎么样,素有轻佻之称,章惇直接反对端王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就是这样,他还是做了皇帝。可以说宁采臣算是搔到了他的痒处。

当年的韩彦,他没有接回府上,当他做了皇帝,再想找这个人,却是再也找不到了。

赵佶听了不仅回忆起了他的秘密。

如果说非嫡非长非贤,都不足以成为他登基障碍,那么当年和尚的话,差一点便成了致他死命的依据。

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十月十曰,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姓格。据说在他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

当时便有僧人说,赵佶是李后主托世,是为了报复宋庭而来。当时神宗是不信的。

认为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固然不足为信,但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