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刺眼(1 / 3)

加入书签

队伍中,王頍看了看道路两旁的景象,对于已经或者正在上演的烧杀抢掠,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打仗就是这样,城破之后,居民的命运完全看敌军主帅的心情。

很明显,宇文温的心情很差,这不是因为入城前看了那个石碑,而是一开始制定计划要突袭典冲时便做出的决定,为了让‘交’州局势尽快稳定下来,宇文温要给林邑国一个惊喜。

惊喜就是屠城,向来名声很好的宇文温居然决定屠城,让王頍颇为意外。

在安州州治宋寿,他和王猛作为参谋,为宇文温突袭典冲出谋划策,走海路是三人不约而同的想法,只是对于破城之后该如何行事,三人有不同看法。

王猛身为降将,不可能建议宇文温屠城,因为无论如何,攻破敌国国都后屠城,会让主帅名声有污点,而朝中政敌也会找到攻讦的借口。

逆水行周

笔下文学【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所以王猛的建议是入城后约束军纪,劫掠目标定在王宫、寺庙和国库,大户人家则视情况而定,劫掠所得分一部分给助战的俚僚兵,一部分给官军将士,一部分运回国献给朝廷。

而没有什么顾虑的王頍,看法要比王猛“‘激’进”一些,他增加了“抓走林邑权贵家眷,‘逼’迫林邑国称臣纳贡”的建议。

如果真能‘逼’林邑国称臣纳贡,朝廷有了面子肯定很高兴,对于宇文温“擅开边衅”的行为,也会宽容得多。

而宇文温决定纵兵大掠来个无差别屠城,现在是爽快了,可消息传到邺城,恐怕就会被人诟病,后续会有一连串麻烦,但王頍当时却不打算劝谏。

首先是劝也没用,其次,宇文温接连拿下江州、岭表,又平定‘交’州,已经立下许多大功,是时候自污,让朝廷不要那么“为难”。

夕阳西下,城池在哭泣,空气在燃烧,烧杀抢掠之下,林邑国都典冲化作一片火海,滚滚热‘浪’之中,哭喊声、嚎叫声汇聚成‘浪’,拍打着活人的心扉。。: 。

大街上,一大队虎林军士兵向前走去,沿途一片狼藉,无论是高墙大院还是茅草房,到处都冒出火光和浓烟,路旁横七竖八倒着死人。

俚僚兵们大丰收,腰间缠着五颜六‘色’的布帛,内里鼓囊囊‘露’出些许黄白之物,他们肩上扛着‘女’人,手上牵着牲畜,长矛上挂着许多‘鸡’鸭,兴高采烈的走出民宅。

见着官军杀气腾腾从面前经过,许多人不由自主畏缩起来,不过见着官军没有丝毫阻拦的意思,他们如释重负,带着战利品成群结队向城外大营走去。

官军许下诺言,说破城之后人财任取,许多俚僚兵都是将信将疑,如今个个尝到甜头,许多人不光开了荤还抢到‘女’人,一想着不光今日,连日后每晚都有了着落,大家由衷的‘露’出笑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