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抗战抗苏还是抗日(一)(2 / 2)

加入书签

此刻在二号作战室内,宋哲武、箫国栋、陶蓉、韩光弟、伍进、张亚飞、张涛、李思炽、庞炳勋、叶长贵等人,正围在巨大的北蒙地区沙盘前,听梦曦在介绍北蒙的情况。

在太原行署的第四路军主要将领基本都在,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缺少了副参谋长王叙。

从宋哲武那布满血丝的双眼和有些发青的脸色上,可以看出,他昨晚应该是一宿没睡。

“据北蒙前线司令部报告,八月20曰晨,苏军远东特别红旗集团军群所属部队的远东步兵第二军、步兵第五军在二百多辆坦克和几十架飞机的支援下,越过唐努山,向我边防部队发动进攻,占领乌布苏湖以北的达布斯特,目前已停止前进。”

“在这一带巡逻驻防的是北蒙骑兵第一军的一个师,因为这个师是骑兵,没有重武器,不是和防御作战,北蒙前线司令部已经命令其除派少量部队监视苏军外,主力已经撤至吉尔吉斯胡以南地区待命。”

既然杨虎城是真心御敌,他宋哲武也不能过于小气,刚才的做法还是有些吝啬了。

宋哲武想了一下说:“虎城兄,我看干脆这样,十七师这次去北蒙,所有军饷都由我来出。中央拨给十七师的军饷虎城兄就留作他用。既然军饷跟南京方面没关系,十七师也就不要只扩编到15000人,干脆虎城兄就把十七师扩编成三旅三团制,外加一个师属炮兵团,武器装备全部由我按照第四路军的配置提供。这样,加上两个补充旅,这次到北蒙的部队总兵力就差不多有36000人,这些部队的军饷、粮秣、武器弹药都由我出。不过,这也差不多就把十七路军的部队抽光了,虎城兄自然还需要把这些抽走的部队补充起来,我再给虎城兄50万,做招兵费用,在陕西把这些部队补足,虎城兄以为如何?”

这36000多人,军政部核发的军饷是每月四十多万,如果以一年为期,那就是500来万,军饷由宋哲武出,那就是说,这500来万就是他杨虎城多得的了,宋哲武给他50万招兵,又有了这500来万,他可以马上把部队补足,还可以剩下十七师的一百多万。等到十七师回来,那他可就凭空最少多出两万来人的部队。那时,就蒋委员长恐怕也不好意思让他裁减十七师这支抗苏的部队的,最后一定会默认了。

如果十七师按照第四路军的武器装备配置,那他手中可就又多了一个王牌了,他也就更有底气在西北站稳脚跟,着如何能不让杨虎城高兴。

“好!文戈,请文戈给我安排船只,我就在临县过河回西安,马上布置此事,具体行动时间我们电报商定。”

箫国栋接过梦曦的话说:“除越过唐努山的苏军向我边防部队提出无理要求外,苏联已经通过驻柏林使馆向南京中央政斧发出照会,声称阿尔泰山以北、杭爱山以南的大片北蒙土地属于所谓的伪唐努乌梁共和国,伪唐努乌梁海共和国已经正式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军此次是收复国土,苏方要求我们二十曰内撤出该地区,并保证永远不再进入该地区,保证不再侵犯苏联领土……”

(未完待续)

已经修缮一新的原阎锡山督军府的大门前,虽然那两座威武的石狮子还在,可是已经物是人非,这里现在是宋哲武的北方边防长官公署所在地,正在执勤的一个班的卫士们像往常一样正在执勤,严格地检查进出人员的证件。

公署内建筑和廊道布局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只有少数地方的建筑布局稍有改变,这主要是方振和叶长贵两人考虑到安全保卫的问题,稍稍做了调整。

不过,最显著的变化是许多建筑的名称都和以前不一样了,功能也出现了彻底的变化。比如以前阎锡山时期的自省堂的牌匾不见了,这里现在岗哨林立,警卫森严,自省堂已经变成了北方边防长官公署的作战室。

在这所院子里经过的各级军官们的步履虽然匆匆,可是脚步都尽可能地放得很轻,熟悉的人只是略微一点头就擦肩而过,多余的话都不敢多说一句,更不要说谈笑了。

宽大的自省堂内,已经被重新隔断成了数个房间,最大的是分处南北两侧的一号和二号作战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