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战 绝对超前的意识(一)(1 / 3)

加入书签

“那蕴华兄在美国得到了什么结论?”宋哲武明知故问地说。

“哈哈!”巴玉藻再次爽朗地大笑起来。“结论自然就是来给司令造飞机了。”

笑过之后,巴玉藻感慨地说:“这一次美国之行让我很是吃惊!王动领我见了令兄,令兄知道我的来意后,很高兴,他说司令要在国内建飞机厂,美国的经济危机闹的正凶,许多企业因为产品卖不出去,都破产了,就连美国最大的柯蒂斯公司也面临资金困难,正好可以借机收购一家破产的飞机制造公司。王动告诉我,令兄给柯蒂斯融资一亿美金。”

“一亿美金。”在座的人都不禁吸了一口凉气。

巴玉藻继续说:“现在他们拿不出钱,正在和令兄商量以公司股份抵偿。我在美国在通用做总工程师时,曾在柯蒂斯兼任过飞机设计工程师,对这个公司很了解,柯蒂斯在一战时可是生产了10000多架飞机的大公司,更何况它还刚刚兼并了莱特公司,如果令兄持有柯蒂斯的股份,那对我们会有很大帮助。”

不过宋哲武心里始终有一个疑团不能释怀,那就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巴玉藻在28年到德国参加柏林航空博览会,29年夏回国后,就因为在国外期间遭人暗算中了慢姓剧毒,无药可治而亡。可现在已经是30年初,已经过了他死亡时间有半年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

宋哲武试探着问:“蕴华兄,参加完柏林航空博览会,就起程回国了?”

“没有。”巴玉藻爽朗地笑了起来。

“禹朋(王助字禹朋)把司令邀请他的事告诉了我,我对司令能大力发展我们中国的航空事业也很感兴趣,特别是我这次在柏林航展上,看到国外的航空技术发展很快,给我的刺激很大,如果我们现在还不加大研发投入,我们会很快被外国人拉下来,一旦拉下来再想追上去,那可就难了。只是我们国家现在只有一个隶属海军的马尾飞机工程处可以制造飞机,那还是我们这些人白手起家干起来的。”

巴玉藻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马尾自建厂以来就经费短缺,每年只有二三十万元,而且马尾没有任何附属配套工厂,许多部件和金属材料都必须要到国外去买,本就不多的资金更显紧张,就连多买一些制造飞机的木料都困难。制造飞机的木料最好的还是欧洲产的杉木,可这是要钱的,没办法我们只好用国内能找到的木材来替代,比如我们就用榆木、胡桃木、白梨和白银枞来替代。我们国家的航空事业如果还这样走下去,被国外拉下是必然的王助不服气地说:“如果我们有国外飞机公司那样充足的资金,就凭我们这些人,我们中国制造的飞机绝对不会比他们差。”

“令兄给司令物色合适的飞机制造企业,只是他没有可以信赖的专业人员来负责此事,所以就请我来办理。司令买现成的企业这一手很高明,这要比新建工厂快捷得多。我通过以前的美国同学了解到,一家刚刚建成还没有投产的中型飞机公司的老板被银行催债催得紧,为了避免破产,正在寻找买家要出售这家新厂。我去看过后,就跟令兄建议买下了那家公司的设备。因为这个时候在美国没有人还会拿出钱来买公司,所以价钱压得很低,只用了500多万。我看过设备,都是新的,不仅能生产飞机,还能生产发动机,这些设备在平时绝不会低于3000万美元。”

王助这话引起了这些专家们的共鸣,曾贻经、王孝丰等人也都露出了不服气的神态。

巴玉藻长出一口气说:“不瞒司令,马尾工程处隶属于海军,所以生产的飞机都是海军需要的,而且数量还极其有限,这些年我们一共只生产了11架飞机,多数是水上飞机。而这次我去参加柏林航展,各国发展最快的还是陆军使用的飞机。”

见宋哲武一直在认真倾听,巴玉藻忽然意识到自己把话题扯远了,歉意地笑着说:“在柏林接到禹朋的消息,我也很高兴,可是我觉得我们国民政斧都没有资金搞飞机,政斧搞不好我们的飞机制造工业,司令一个……”

巴玉藻突然意识到不妥,努力把军阀二字忍住没有说出口,有些不好意识地说:“司令一个地方势力,能否有足够的财力来搞飞机,我还是有些怀疑。所以,我去英国订购了一些设备后,没有回到马赛和约好的几个曰本同人一起回国,而是从英国直接越洋到了美国。我是想亲眼看看令兄是否像禹朋的弟弟所说的那样,拥有巨大的财力来支持司令所做的事业。”

宋哲武在前世的记忆中,记得当时人们就怀疑巴玉藻是被同行的曰本人下的毒,现在看来这件事是真的,巴玉藻没有回到法国马赛同曰本人同行,自然就让包藏祸心的曰本人的毒计无法实施。曰本人一定是很忌惮巴玉藻的一流的飞机设计能力,害怕他设计出先进的飞机,妨害他们觊觎中国的大陆计划,这才要暗害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