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龚政:梅球王算个球啊(2 / 3)

加入书签

在赛后,龅牙苏的这一举动倍受关注,也颇具争议,赞成的有,反对的更多,讽刺者也不乏。但是,乌拉圭人进四强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乌拉圭人将苏亚雷斯当成了民族英雄,即便在半决赛苏亚雷斯不能出场。

乌拉圭成为第二支进入半决赛的球队,也是第一支从八强中突围的南美球队。而接下来的一场比赛就是南美球队阿根廷对阵德国队。比赛尚未开始,口水仗和相关报道就开始为这场比赛预热了。

英格兰的《镜报》却是报道了这样的新闻:阿根廷已二十四年不胜德国,“德米定律”能否延续神奇。

他们在文中是如此写到:德国对阵阿根廷,典型的欧洲与美洲、力量与技术的对抗。这场“火星撞地球”般的大战尚未开始,双方先玩起了嘴上风暴。对于阿根廷队来说,他们的眼中只有“仇恨”:2006年德国世界杯,正是在四分之一决赛中,潘帕斯雄鹰被德国战车淘汰,这一次,马拉多纳已经做好了一雪前耻的准备。

时隔四年冤家聚头。

“嘣!”皮球狠狠地砸在了球门的横梁上,然后飞出了底线。澳大利亚人一片沉默!

“啊……”场边,苏亚雷斯双拳紧握,指天怒吼。他在蹦跳,他在欢呼,所有的乌拉圭人在这个时候都是这样的表情,此时,苏亚雷斯从罪人变身了英雄。

点球没进!澳大利亚痛失绝杀的机会,澳大利亚国家队真是有点成也卡希尔,败也卡希尔啊!

点球大战。乌拉圭和澳大利亚进入了点球大战,虽然这次卡希尔将功补过,将皮球送了乌拉圭的球门,但是依旧摆脱不了澳大利亚队被淘汰的结局。最终,乌拉圭队点球四比二,总比分五比三战胜澳大利亚,晋级四强。

赛后,乌拉圭国内的一家媒体还报道出了这样一则新闻:苏亚雷斯:我别无选择,现在“上帝之手”是我的了。

他们在文中如此说道: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已经成为足球历史上的一个不朽的经典,就在马拉多纳正在不断重申当年的经典不可复制的时候,“上帝之手”找到了新主人,他就是乌拉圭队球员苏亚雷斯。

在2日进行的南非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中,乌拉圭队以战胜澳大利亚队,如愿晋级四强。乌拉圭队的苏亚雷斯“亲手”将澳大利亚队挡在了四强门外,在加时赛即将结束的时候,苏亚雷斯用手挡出了澳大利亚队的必进之球,随后被主裁判红牌罚下,但尔后澳大利亚队卡希尔射失了点球。在点球大战中,乌拉圭人笑到了最后。

“我别无选择,”赛后谈到自己的手球时苏亚雷斯说,这样一句简单的话透露出他的无奈与坚决。

手球拯救球队,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了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上由马拉多纳创造的著名的“上帝之手”。当时,阿根廷队凭借马拉多纳争议性的“手球”击败了英格兰队。比起马拉多纳的争议性手球,苏亚雷斯的防守式手球或许更具有“上帝之手”的味道,苏亚雷斯用一种“自杀式”的方式拯救了球队,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圣经》里耶稣受刑以拯救世界的故事。

“我那样做了,所以我的队友们才有机会赢得点球大战。当我看到卡希尔射失点球的时候,我感到了莫名的喜悦,”苏亚雷斯说,“对于那个犯规,我感到非常难过,没有人愿意被罚下场,但我没有别的选择。现在看来,这样被罚下非常值得,因为我们坚持到了最后。现在,‘上帝之手’是我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网游竞技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