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身不由己(1 / 3)

加入书签

周帝此时不对他施以惩戒,但已经严禁下令所有人都不能再插手此案。

表面上是在告诫满朝文武,可这言外之意,分明就是说给自己听的。

由屠灵司插手此案,水落石出是早晚的事。

到时再牵扯出当年毕州的官银劫案,那他的太子之位,只怕是岌岌可危。

偏偏这时候,他还使了那招自以为英明大义的“弃车保帅”,间接将程衍推向了敌人的阵营。

“这件案子,朕已经全权交由屠灵司接管查证,任何人不得再以任何借口插手此事,若有违令者,朕绝不轻饶。”

周帝在言辞犀利地说出这番话之后,等同于此刻将这一页从朝堂上暂时翻过,甚至连高珩这个当事人,他也没有再出言过问。

明眼人都知道,这件案子本来没必要如此劳师动众,只因为如今无端牵扯进两个皇子,其中一个还是将来继承皇位的储君,这对周帝来说,确实不是件值得拿来在文武百官面前大做文章的事。

而对于顾寒清和他手中的顾家,周帝虽然居庙堂之高,其实也早已有所耳闻。

在他看来,高珩参与其中或许只是为了心中的朋友道义,想助友人洗脱罪名。

人果然不能太自以为是,急于求成,凡事都该为自己留条后路。

此时此刻,太子的内心可谓是崩溃的。

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斜后方投射而来的一道怨恨绵长还带着杀气的目光。

毫无疑问,他不用回头便知,这道目光定然来自于被他过河拆桥的程衍。

“珩儿。”

那这样一来,太子除了想要借机陷害高珩稳固储位的意图之外,剩下的嫌疑就只有为求自保而杀人灭口了。

当然,如果非要选择,周帝宁愿相信前者。

所以无论最后案情的真相如何,他都希望能够尽可能低调隐秘地处理此案,好给自己最后处理时,能够留有可以回旋的空间和余地。

这也是他将此案重新交由从来只听命于皇帝一人的屠灵司所查证的初衷。

不过到底是做贼心虚,心中惶恐,即便只是被周帝当面斥责了几句,但太子的额上已经不自觉地渗出了些许的汗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