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惶恐的万适(2 / 3)

加入书签

这是一个只有在甲骨上才有的古字。

“这个字,《雅书》中没有提到,万适同学应该是从《说文》中了解到了这个,说文,哲,古字形是三个吉字。”

随着又一张卡片放进去,古“哲”字就出现了。

南方学子觉得这有些像皮影戏,但是渤海王是在二楼,距离四块光墙非常远,他是怎样把字投影到光墙上的呢?万适也想不通,他对这种神迹有些目瞪口呆。

“这个字是甲骨中最早的字形,大家可以看一下,字形是三个人,正在用筹策进行卜算的样子。非常形象。哲,在上古,实际上是一个动词,就是请多个人进行卜算。”

高继冲指了指面前的书籍。

“书写的多当然好,不过我看了一下,九成都是琴棋书画。就算是偶尔有一两本不同,里面也有一多半琴棋书画。江南文风之盛,可见一斑。我以前看历代史书,就发现从汉以来,个人的文集越来越多,风花雪月还真是迷人得很。”

渤海的学生们都轰然笑了,而南方来的文人都面面相觑。

“从则天圣皇后开始,就有科考取士,我一直在想,要是在过几代,海量的文学之书,要是靠该怎么考,真是头疼。后来再想了一下,就觉得,似乎不需要靠那些东西,一时所感,赋诗一首,需要考吗?”

万适算是看出来了,高继冲讲课和其它的几位先生太不同了,他讲得很随意,但是思想却很跳跃和尖刻。

笑声中,渤海王举起了一本书:“这本书,算是我这几天一直在看,一直在查证的一本书。他的作者叫做万适,河南来的学子。这本书的名字叫做《雅书》,我们知道《尔雅》就是讲古字意的书籍,《雅书》也是一本这样的书。”

这次学生们都很安静地听着。渤海王的讲话经过精简修辞之后,很快就出现在了渤海报上。学生们已经知道了万适和《雅书》,只是还没有来得及打听万适是谁而已。

万适也从图书馆里的报纸上看到了讲话内容。但是因为太简略,他很像听一听渤海王对他的书到底是什么评价。

“书是好书,不过一样,大半都浪费在了风花雪月上。我这里就选择比较重要的地方讲。”

随着渤海王把一张卡片放进一个灯下,四方亭的三楼的“光墙”上就显示出一个一个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