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271章 谋划浇河郡(3 / 8)

加入书签

听李勤俭这么说,黄嵩道:“是这样的,我不是听说大唐禁止粮食出境么?我们商议了一下,想着能不能去吐谷浑或者吐蕃这些地方弄些粮食回来。”

一开始李勤俭还以为黄嵩的来意是和那些勋贵家里的商贾一样,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是打的这个主意,当下就认真了起来,问道:“你想怎么弄?”

“我是这么想的。”黄嵩又把之前在酒楼里跟大家伙说的话,再给李勤俭重复了一遍。

听他说完,李勤俭却是有些似曾相识,好家伙,这话当初殿下好像也说过。

仔细琢磨了一下,道理没错,的确是这么个理。

至于说日后进入大明王廷粮食要自备,虽然滑稽了一些,但也不是个事儿。

他们背后这么多勋贵联合起来,士族也不敢逼迫过甚。

“李侍郎,黄嵩求见,已经等好一会儿了。”等众人离开后,有人进来说道。

李勤俭倒是一愣,这家伙来干嘛?不过当下还是说道:“让他进来吧。”

很快,黄嵩便走了进来,躬身施礼,道:“见过李侍郎。”

天大的灾难还能落到那些达官贵人头上?

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倒不是黄嵩他们能不能从那些达官贵人手里买到粮食,而是利益,是以,他当即问道:“就算你们能买回粮食,但大唐的粮食和吐谷浑的粮食绝对不是一个价,毕竟吐谷浑遭灾了这么些年,粮食定然要贵一些。可这做生意,谁还能做亏本买卖?”

这是他最想不明白的地方,他自己就是商人出身,以己度人,不赚钱,那都叫亏,更何况真的亏钱。

商人愿意做赔本买卖的时候,说明他所图的,远比金钱更诱人。

“李侍郎多虑了。”黄嵩笑道,“这几日,我专门去长明商行看了看,长明商行好东西可不少,纸张咱就不说了,像是八音盒啊、回风炉啊、还有一些羊皮大衣等等,都是上等的好物什。

“都是泾阳的老乡,何必这么客气,快坐快坐,来人,上茶。”李勤俭笑道。

虽然如今身份不一样了,但李勤俭倒也没有真的把尾巴翘到天上去。

黄嵩笑道:“李侍郎客气了。”

“老黄今日找我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李勤俭笑道,“若是有难处就说,都是泾阳出来的,能帮衬的自然还是要帮衬。”

对于泾阳来的这些商贾,李勤俭其实已经很照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