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发现问题(2 / 3)

加入书签

从头开始,这需要勇气,特别是定海军这样,已经完成了诸多的准备,甚至连500吨,1000吨的图纸都给画出来的时候,还需要从头开始,这个等于说之前的一切东西,都浪费掉了。

可是赵信的命令,当然是令行禁止的,很快的,包括哪些铁肋的木船,还有这些实验性的船只,甚至接下来,会动工兴建一系列的船只,用处只有一个,不停的海上实验,积累大量的数据,在大量数据的支持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并不是轮船唯一的问题,轮船之所以被称为是系统性工程,他是把很多的子项目,都结合起来,重心和设计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动力体系才是最关键的。

哪怕是定海军,在蒸汽动力方面,已经运行了好多年,蒸汽机车,已经在整个定海军和北宋普及起来了,现在拥有各种类型的蒸汽机车3000多辆的,这已经非常成熟的了。

可是蒸汽机推动火车,跟蒸汽机推动轮船,这是两回事,一个是传动轴,推动轱辘,不停的往复运转,另外一个,则是推动的螺旋桨。

很简单,那就是通过经验,理论,甚至是海试,逐步的累积经验,最终形成一套成熟的方案。

这是一套很常用的方案,可是最初的时候,赵信宁愿走捷径,也不愿意选择的根源在于的,这个方案,定海军根本就没有积累,如果要按照这个来的话,就必须要从头开始。

这是定海军最为缺乏的,定海军每一个项目,都是跨越式的发展的,有时候,新的装备,还没有摸的比较熟练的前提下,就已经有更好的装备出现了,这就少了很多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简单的,或者说运气比较好的研究项目,没有问题,可是对于轮船这样,集成了很多科技的项目,就是天然的问题,瓶颈也就在这里。

赵信,已经把他们拉入到正常的轨道了,从这个问题上面,他已经做到了他所能够做到的,这已经不是发展方向的问题了,这应该是的时间的问题了,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一步步的解决问题的,通过海试积累经验,弄清楚密度和海情的对比,这个需要累积。

历史上,欧洲能够迅速从帆船和铁肋的时代,进入到轮船时代,原因就在于几百年航海,积累起来的东西,百年海军,这一点怎么说都不为过,定海军从成立到现在,才过了多长时间,

轱辘,只要是铁的,正好契合铁路就可以了,在陆地上面前进,根本不成任何的问题,可是螺旋桨就不一样了,这需要动力装置,并且往复运转的传道,也需要传动装置,如果稍稍设计不对,就容易出现问题。

海军成立的时间,是比定海军更晚,甚至从最初的中国式帆船,西班牙大帆船到飞剪船,期间,并没有过去多长的时间。

等于说,一种帆船,没有的吃透的前提下,就更换了更先进的,这就少了积累的过程。

如果不是探索北美,从海路上面,一路的穿越了太平洋,用无数的辛苦和鲜血,这才积累了部分经验,甚至连小火轮,都无从谈起,更别说这样勉强通过的轮船。

现在,勉强过了,并且强行的用铁肋积累的经验,接下来,已经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了,接下来的,就是时间问题了的,如何在真实的海情条件之下,弄清楚这个比重,同时这个重心的问题,这些如果不积的累下来的,就算是能够成功做出来合适的轮船,未来,一旦扩大,或者是有别的用途的前提下,依然是抓瞎的。

时间可以节约,有后世的眼光,并不代表一切,除非,赵信现在就可以把计算机辅助设计,还有智能化的水池给弄出来,否则的话,就只能够累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