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轮船的研究(3 / 3)

加入书签

果然,赵信的想法是正确的,木船铁肋,他是轮船必须要走过的一步的,只有给木船加铁肋,就可以掌控浮力的大小,本身帆船,有一定的重心,可以在海面上轻松的航行,并且受到了高海情,还可以成功稳住,不至于倾覆。

加上铁肋,这铁肋的重量,铁肋的大小,对于整体的重心非常之关键,这个不同于之前直接的轮船,这个可以前前后后的尝试,弄清楚了这个密度的问题,未来,在制作轮船有巨大的帮助。

讲清楚了,就是这么的简单,当然了,如果赵信对于密度,对于流体力学方面,有出色的认识,甚至研究非常的深入的情况下,不必经过这个过程,直接把重心,把整个船的形态都给弄出来就好了,可惜赵信没有,那么按照历史上面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

在把铁肋木船给制作出来之后,对着他一通的研究,就对轮船有底了,一些比例大体上先按照铁肋的来做,哪怕不理解,直接拿来主义,拿来用就好了,很快的,就收获了第一艘比较成功的轮船,不过,这个轮船,很小,只有100吨的排水量,最多就是19世纪的时候,过江的小火轮这个档次的,可是小的制作出来了,大的还远么?

200年的时间,增长了几千万倍,恐怕生殖力比他们更强的,那就只有澳大利亚的兔子了吧。

难怪后来,网络上面,以后一个段子,说什么的阿根廷人,遇到了经济危机的时候,气愤无比,回家来一顿烤肉大餐压压惊,在阿根廷,曾经牛肉,是最便宜的那种。

飞剪船,相当的好,是整个风帆舰队的巅峰,可是它还是有很多的问题,那么轮船就可以完美的解决。

本以为,研究人员们,会给他一个完美的答卷,不说几千吨的,上万吨的那种的轮船的,一两千吨的小火轮总是应该可以吧,可是现实如同当头一棒,别说是一两千吨的,50吨,100吨的都没有做成。

到底是因为什么,难不成是比重不行么,可是按照他给的公式,密度和浮力上面的公式,或许,那个直接沉下去的,是浮力不行,可是另外的那些,就不是了,有一个就只是一个空心的钢板,剩下的全部是空的,比重这方面,比起木制的,要轻很多。

可是浮在水面上了,性能却更加不稳定,一旦大风大浪来临,就很容易倾覆。

赵信认真分析原因,突然想到了后世的发展,似乎从木质的帆船到轮船,还要经历一个铁肋的过程,虽然说,定海军已经用实力,越过了这个过程,会不会是这里出现了问题。

赵信在控制定海军,在推动定海军在技术和机械方面的发展的时候,大部分的情况是一帆风顺的,可是在一些特别的领域,还是容易出现问题。

比如说,本来应该经过的部分,跨越过去了,看起来这个部分,似乎跟后面,没有直接的联系的,可是实际上,它却是这个研究过程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反,漏掉了这一个的,对于整个研究,都会有影响的。

处理了这些东西,特别是实实在在的例子,在赵信觉得,或许这个木船铁肋,对于整个轮船的产生,没有多少影响,可是还是指点技术人员,对这个方面进行了一番尝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