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无线电(3 / 3)

加入书签

通讯的问题,或许在的大陆上面,并不明显,就算是没有有线电报这样的手段,依靠着铁路的运转通讯,也比起曾经的北宋,不知道要好出多少。

可是在大洋的通讯上面,有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万里之遥,这中间充满了各种的变数,也存在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根本没办法联络双方,一个联络,去信和回信,最少需要60天,多的,说不定,就是3个月过去了,这对交流非常不方便,好在,整个定海军提前就做出了一定的准备,比如说,把一些权力下放,比如说,在整个探索的过程,刚刚的过半的前提下,就把一些提前的准备给送出去了。

在整个前方探索队,一共有3个大型基地到,41个小型基地在内的庞大的地区,按照一个基地平均100艘船来说,这就是接近5000艘船,各种的人员众多。

这个前方的探索队,在发现更适合的岛屿,或者是可以兴建成大型的探索基地的岛屿的时候,会自动的前提,后续三个基地,会逐步的跟进,最终,抵达美洲。

不过唯一好的一点在于,方向赵信已经给出来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经过了后世千锤百炼的,在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时候,再加上定海军一直以来,不遗余力的在教育上面的投入。

几乎每一年,都会有大量,经过了专业,3到5年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的毕业,这部分,对于整个定海军的科技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支持。

这也是目前定海军的现状,科技虽然陷入了停滞,可是在横向上面,在深度上面,还是有所涉及的,甚至在一些单一的方面,在一些天才的帮助下,还时不时的有所突破。

只不过,最关键的几个体系,内燃机,石油化工,无线电,还有大功率电机等方面,还有些不足,一些研究,已经到达了较为深刻的程度,只不过还没有获得突破,甚至连实验室性质的验证机都没有做出来,更遑论验证成型。

这些东西,同无线电是一样,有其他的替代品,发展他们的紧迫性,没有那么的重要而已。

现在,正是这个时候,前期基地过去,只是一个方面,不用等待定海军的命令,在知道了可以容纳前进基地的岛屿,哪怕没有来自定海军的命令,他们也可以自行的做出决定,前往下一个基地。

能够发展到现在,拥有最高时速在150公里以上的蒸汽机车,这个已经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准了,一些优势行业,比如说钢铁,造船等,更是超过了这个点。

可是,后世整个世界,花费了几百年,无数的人员,大量的科学家,经过了无数的努力,这才形成的科学的体系,哪怕是有赵信这么一个穿越者,有卡牌系统这么一个的金手指,都不可能在短时间之中磨平的,这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在目前的状态之下,各方面已经不错了,有些遗憾,那是正常的事情,在电报上面,已经有所进步了,真的没办法完成无线电的话,在电线电缆这个方面上面,再有一定的提升的,那么铺设海底光缆,也没有问题,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面,太过于纠结了,。

至于内燃机和大功率的电机,也是同样的事情,虽然研究一直都没有停下来,这也代表着未来的方向,有东西可以替代这些东西,比如说,蒸汽机,已经解决了有跟没有的问题,在这个阶段之下,慢慢发展就好了,不必一步到位的进行更换。

从蒸汽机,内燃机,然后到电机,这是三个体系的巨大革命,牵扯的东西太多了,虽然说,在定海军的发展历程上面,已经进行过无数次的更换,也进行了很多次重复建设,可是这个动力方面,是不一样了的,他的总的体量也非常的庞大,这对于定海军来说,不用那么的激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