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会(3 / 3)

加入书签

可惜,对于家人的思念,还是占据了上风,他们都不顾寒冷,在两点多的时候,过来帮忙收拾码头,这不都收拾好了,船还没有到。

为此,三位老师,也比较的无奈,总不能把人都赶回去吧,就只能够在这里等,同时,派了的学生,跑快到高处,看看船到了什么位置。

“顺子他们回来了!”站在前方,一个眼尖的少年,看着前方小山包的位置,大声的说道,所有人都把目光投了过去,之间树丛沙沙作响,几个少年一路小跑的过来,露出了身形,不是顺子他们几个更是何人。

还没有靠近码头,就大声的喊道:“来了,来了,三艘大船,已经过了的塘湾了!”

“大娘,别着急,应该还有一段时间!”郑宇和蔼的对秦大娘说到,他的身份,实际上,是外交部的外派人员,作为中学的积极分子的,在毕业之后,经过了外交部的紧急一年的培训,这才派出来的,一些方式方法都已经强调过,对于民众如律春风,那是最基础的东西。

站在三人中间,岁数大一点,并且最稳重的那个,名叫韩林修,他不是学生,今年已经20多岁了,他是外交部的正式成员,是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外交部的,两年锻炼之后,才被派到这里的。

临风渡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点,除了周围4个村落,2800人口之外,还是辐射周围5里,最少十几个村落的核心,他也是这些村落的总负责人。

船的事情,是韩林修直接安排,300多工人,最终回来了280人,其他的20人,他们或者是这样那样的原因,不选择回归,可是一些家书和东西,还是嘱咐同乡带了回来,280多人,加上行礼物品,很是沉重,他安排了3艘800料的大船,这才勉强装下。

到目前为止,春运已经进行到了第8天,特别在16之后,人数大规模的上升,哪怕是北宋有所准备,还是产生了拥堵,一天百万人的发送,单纯到汴梁,都超过了20万人,几乎是汴梁的五分之一,再怎么,也无法全部疏散。

这时候,定海军提前准备的一些开始排上用场了,大量的船只到来,通过水运分流了其中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五六万人,虽然还多,却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中。

临风渡的也在其中,800料的船三艘,所有的人员,在火车上,都得到了通知,会有专门的人把他们引入到码头的,只不过,因为来的船,实在是太多了,一艘船也就是容纳个一两百人,十几万的人员,怕不是有几千艘船,甚至汴梁开放了最少16个码头,全部交给定海军的人员指挥,这才顺畅了起来。

火车是在早晨8点多到的,出站加上耽误的时间,估计赶到码头,应该已经10点了,算算时间,能够在11点半出发,已经不错了,从汴梁到这一段,走汴河的话,想对比较平稳和快速,可是40里的距离,还需要三四个小时。

也就是说,最快的,差不多要到下午4点才到,现在,才刚刚三点,时间还早。

实际上,韩林修之前就建议,大家快四点了再过来,他们三个,带着二十个学生,临时修缮一下码头,让船过来的时候容易停靠就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