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返回汴梁(2 / 3)

加入书签

韩琦早已经准备好了这一次专列,并且提前进行了调配,在铁路线上,整个时刻,是一个运行图,任何的一点变化,都会引起整个铁路运行的巨大变化,一些必要的控制和停止,这才是铁路上需要的,而专列,是最高等级的。

惊人的高速,让这么一个轻便的专列,在1天的时间之中,就越过了原来可能需要一个月以上才能够跨越的距离,速度缩小了距离,也让中枢的控制更加的严密。

走的时候,是清晨,一天一夜的时间,韩琦抵达了汴梁的实验,也是在清晨,轻轻的风吹着,甚至蕴含了夜露的味道,韩琦在朝阳之中,缓缓的走下火车。

汴梁车站,跟几年前,汴梁应天铁路第一个修成的时候,这里一片荒地,因为只有荒地才能够建设火车站。

跟北宋的这些官员不一样,赵信很早就知道,汴梁的火车站必须修建的非常庞大,参考一下后世的北京就知道了,那是21世纪现代化的交通枢纽,这个时代,简陋的火车,需要的占地面积更大。

在众多蒙古,西夏马之中,精挑细选的,挑选出速度和耐力惊人的那种,不但车速很快,达到45公里每小时,而且换马也从1个小时一次,变成了2个小时一次。

这样的专列,有资格的人不多,就算是换马,也不可能接下来使用,都是专门的使用和调拨,需要提前预约,但是整个的速度,就快了很多。

一天24小时,大概可以前进2000里以上,这是之前所无法想象的,却是目前北宋最为便捷的交通方式。

狄青等武将,并没有跟韩琦一起,他们并不顺路,再加上,还有大量的护卫,不太适合乘坐专列。

专列之所以快,是因为使用了大量轻量的材料,把自重降低到了很低的程度,同样,这个专列的载人能力不强,最多也就是20多个,沿途还有大量的车站,保证它可以不受干扰的快速移动。

因为提前考虑,火车站的位置,距离汴梁有些远的,经过了这几年,最少有20条在汴梁这边交汇的铁路线,让这里的模样大变,不但铁路线多了很多,也因为繁忙的人流和车流,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城市,变得热闹了很多。

提前告知的关系,汴梁这边是知道韩琦抵达,不但有一辆很高规格的马车等待,而且走特别出口,直接就离开了火车站。

涿郡到汴梁的火车,已经通车了,虽然幽州刚刚收复,不到两年的时间,可是幽州独特的位置,还有一些物产,还是催动了这些投资商的热情,从铁路出现到现在,一些赚钱的干线铁路,早已经修建完毕,一些比较合适的支线铁路,也被修建完毕,剩下的,或者是国家为目的,修建的联络各地的铁路,或者就是一些不挣钱。

这些铁路,修建的回报率大幅度的降低,第一次出现亏钱,也让北宋逐步高涨的铁路建设热潮降温了,一些投资者开始全面的考虑,建设铁路的成本,还有回报率。

在这个时候,幽州的收回,本身,到河北这边的铁路,就是比较的多的,干线铁路不说了,大名府跟汴梁之间的铁路,那是整个北宋的干线铁路之一,同样的,北方比较多的资源,也成为了各种支线铁路的所在。

幽州,那是比河北资源更丰富的地方,别的不说,没有北宋这么多年的开采,就可以看出来,地理结构,各种的资源,这些结合到一起,就掀起了幽州的铁路潮,在河北铁路的基础上,最少有12条铁路线延长,并且还有4条新修的铁路。

这些铁路以点带面,形成的网络,让幽州在很短的时间之中,成为了北宋可以掌控的部分,从大名府出发,向幽州的任何一个方向,都不会超过1天时间,这也让幽州各方面的工作,迅速的达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