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与矛盾(3 / 3)

加入书签

之前中国农具的发展,是在无数的积累之下,逐步的发生的改变,中间或许有一些聪明才智的灵犀一指,可是更多的是靠磨的,就拿犁来说,可能从春秋战国到元明清,提升的有的,却不是很高。

可是在定海军,普及了物理学,各种的力学理论,对于犁的提升是非常大的,犁本身的材料,也同样的重要。

哪怕是超一流的设计,能够让一个木头犁发挥出比铁犁,甚至是钢犁更强的效果,那是不可能的。

定海军,可以使用更加出色的钢材,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面,考虑到力量的使用,考虑到工学的原理,这些结合到一起,新出的农具,在牛马上面分别使用的话,比起原来,最少提升了好几倍,特别是马。

虽然说,马的力量,比起牛来说,小了一点,可是马的速度,还有各方面的效果,比起牛来说,大了不少,在加强了犁本身的作用,锋利程度和受力的程度之后,马获得的提升比起牛更大。

看起来,定海军已经消失在了整个北宋的视野之中,优势的项目,一步步的被取代,定海军的威胁在有些人的眼里已经消失,可是实际上呢?

定海军的发展,可以以气势磅礴来形容,庆历六年到庆历八年,短短3年的时间,定海军的人口增长了6倍,从550万,增加到了3300万。

占据了整个北宋四分之一的人口,这中间,也经历了一些波折,实际上,当人口超过1000万的时候,定海军的人口增长的影响,已经扩散开去了

北宋的人口差不多有1.2亿,那是在整个北宋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的,或许一定意义上,人口稍稍有些过了,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贫困的存在。

可是这些的数量超过800万已经相当的可观再吸引了200万以上之后,必然的冲突就产生了,特别是定海军辐射的范围还不大的前提下的,这些地方的劳动力产生了问题。

这些牛马,进入到了北宋的各个地方,解放了一些的劳动力,让定海军跟北宋的冲突,逐步的环节,可是定海军对于人口的疯狂苛求,一定程度上,在1000万,不出现问题,到了2000万,3000万的时候,一定会出现问题。

定海军希望这个时间是越晚越好,时间,不但能够让定海军,积累更多的实力,也同时让定海军的居民们,归属感更强。

定海军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地方,一般只要在定海军三年,就会产生巨大的归属感,一方面,他们更深入的了解定海军的实力,另外一方面,他们在定海军拥有更多的财富,一旦放弃,等于是三四年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享受不到这样的生活,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

就算是再怎么的迟钝的官员,当劳动力出现问题,甚至连普通的种地和开荒的时候,都没有足够的劳动力的时候,很多方面就收到影响的。

当时这个节点,定海军也相当的重视,准备了很多的预案,好在,这些预案都没有用上,另外的一个方面解决了这个问题。

铁路的大规模修建,当西北的牛羊,进入到了汴梁之后,然后通过京杭大运河发达的水运,运到了各地的。

各种牛羊马的价格,从原来的高位,开始大幅度的下降,下降了4成以上,普通农民,或许节衣缩食一段时间,就可以买的起牛马。

牛马的注入,带来的不是肉食的降价,而是生产力的大规模的提升,中间,再加上定海军提供的先加农具,这也本来也是解决预案的一部分,趁机接着大量牛马进入到中国的时候,扩展开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