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东平铁路(2 / 4)

加入书签

西夏就算胜利了,也不过是袭扰一下西北,连京兆,他都不可能达到,可是辽国却是威胁,一旦突破了三关,将会直面河北,一旦突破河北,那就是澶渊之盟的旧事了。

军事上面的用途,哪怕是写的花团锦绣,也不会让叶清臣多重视,他更关注着后面,果然,在之后发现了经济上面的作用。

这中间,主要分成了三个部分,西北水利工程,已经进入到了第二个年头,在原有的基础上面,继续的扩张。

之前是干线的流域的建设,主要是用黄河水,还有其他的水,来浇灌土地。

这一点,已经展现了作用,西北开辟了无数土地,并且收获了海量的粮食,这成为了西北的立身之本的。

如果换成2年前,在西夏还没有彻底的解决,叶清臣每每都不得不为西北而头疼的时候,这么一条铁路,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投入。

一条效率比起运河更加高的铁路,对于切实解决西北的问题,有巨大的帮助。

现在,时机已经不同了,西夏已经灭亡了,辽国在占据了西夏之后,看起来,实力大大的增加,可是实际上面,辽国占据的西夏,对于北宋的威胁在减少。

棱堡和长弓的出现,也让边军的战斗力,显著的增加,此消彼长之下,边军的数目在降低,陆续有禁军从西北回归,一些弓箭手,幡子,也都解散,保持着相对较低的军队。

目前,整个西北的军队,总共加起来,也就是40万左右,比起北宋的其他地方,已经多了,可是相对于之前,接近百万,撤回了太多了。

继续深化,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面,继续的做细微的工作,让水充足,并且让田地更多。

预计到今年年底,耕地面积,在现有的基础上面,增加3倍。

同样的,韩琦在西北开挖的工程,经过了一年的发酵,已经开始显现威力了,一季的夏粮,已经让西北缺粮的历史改变,这种时候,做这么一条铁路,不是浪费么?

赵信不会随随便便的提出,这么一个,容易被诟病的方案,按照丁海军的行文方法,后面会有一系列的说明。

果然从第二页开始,就是整个说明的部分,首先是军事上面。

西北有多重要,一条铁路对于军事上面的作用,叶清臣非常了解,如果全部的军队,都能够以八百里,甚至六百里加急的方法前进,节约的钱粮不知道多少,而援军将会源源不断,就算是派遣数十万大军,也不在话下。

西夏已经灭亡了,有必要这么做么,虽然辽国也应该防备,可是辽国不从河北出兵,转而从西北,那就正中了北宋的下怀,这也是西夏一直都袭扰,却一直都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