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试探和布局(2 / 4)

加入书签

全程拉着参知政事这样的高官,拉了一百多个,如果没有最初的实验,来回演练,根本不可能,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倾覆,都容易让人掉脑袋,更别说更重大的事情的。

只不过这些都是在小范围的进行的,知道的人并不多,可是叶清臣恰恰是其中的一个。

正是这些小范围的实验,让叶清臣知道了,这些铁路的效果,只在赵信估计的之上,而不再他的估计之下。

之前,同意这么一条铁路的修建,赵信给出的资金是关键,可是真正建成之后,叶清臣发现,这么一条铁路,甚至是未来更多的铁路,对于北宋的意义重大。

可惜,铁路太过昂贵了,造价太高太高了,几十万上百万,才修建了300多里,如果变成3000里,甚至更多的时候,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这个资金,根本没办法筹措。

同样是开矿,煤矿和铁矿,可能最终的收益不大,可是其他的矿藏,比如说有色金属,还有其他的材料的矿藏,丁海军给出了高价,这也成为了三司新的增长点。

正因为丁海军的出现,三司有些失衡的财政,逐步的平衡了起来。

管钱的都知道,开源节流,之所以会有赤字,要么是源头枯竭,要么是花钱太多。

之前丁海军,因为西夏的关系,每年在西北耗费了巨大的资金,单纯平常年景,都超过了500万贯,到了战争到来的年景,甚至会超过1000万,甚至是1500万。

北宋的财政收入虽然非常庞大,在仁宗的时期,达到了每年3000万贯左右,可是支出也非常的庞大。

千万的投入,叶清臣不是没有开启过,北方农田水利建设,就是这么一个项目,可是那是传统的,有助于民生的项目,对于农田水利的投入,对于稳定地方政权,相当的重要,这不容易引发反弹,铁路就不一样了。

在赵信横空出世,一个铁料,虽然包揽了整个北宋的铁料,却让中枢最少节约了几百万贯,再加上长弓,武器,还有其他方面的减少,累计超过了千万贯,这还没有算,一些物资带来的额外的好处。

整个前提加上西夏实际上被灭的结果,整个北宋的财政收入,在去年,上升了500万贯,可是支出减少了1500万贯以上。

一来二去,结余大大的增加了,甚至其中,还有赵信给与的直接资金,单纯去年,赵信给仁宗的钱,就超过了800万贯,其他的一些分红,收入,加在一起,也超过了1500万,这也是叶清臣敢于开启北方农田水利的根本。

这是一个累计实力,并且开源的过程,北方的贫瘠,让收入比不上南方,而且连基本的粮食都有些不足的,北方的修缮,不但让王朝更加的稳定,单纯增产的,并不足以说明他的作用,粮食对于整个民生,整个政权基础的稳定作用,非常的明显。

当然了,叶清臣也是少数几个,对于铁路有所了解的,全程建设的过程,他都在参与,甚至现在这一次首次航行,并不是火车第一次的使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