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渔船下水(3 / 4)

加入书签

赵信很清楚,使用晒盐的方法,可以很廉价的获得盐,定海军对盐的需求不少的的,不但是100多万人需要吃的盐,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在这个时候,定海军自己都会晒盐。只不过,赵信严格的控制,虽然他知道,他的盐,只要进入到北宋,他甚至可以提供更好的,可以供给整个北宋的盐,可以让盐的生产成本降低。

北宋,工业化所带来的效率,比起这个时代的土法来说,不知道要强大多少,虽然说,整个定海军,只有30多公里的海岸线的,在这个海岸线上面,因为港口和其他的东西的,能够利用的不多,可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的,

定海军比较的克制,在这样的克制下,还是可以生产处不少的盐的,整个定海军的盐价,只有寻常的盐价十分之一,这实际上,已经比北宋的生产成本低了。

定海军使用的,也不是北宋那种粗盐,北宋的盐,海盐的话,大部分是用煮盐的方法,这种方法,会蕴含较大的残渣,甚至一些不溶于水的东西,都会留下来。

冷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也是后世常用的方法,只要把鱼经过了简单的处理,丢入到冷库之中,就可以保持新鲜。

这个时代,可没有冰柜这样的冷藏的装置,虽然赵信已经弄出了硝石,硝化冰,还是可以制作的,可是用在这里没必要。

硝石,对于定海军来说,是一种非常昂贵的东西,发展热武器和火炮,火药数量再多也不嫌多,没有必要浪费到这里。

同样,用硝石化冰,简单做点小吃之类的可以,十几万,甚至是更多的鱼,要完全结冰,还要十几二十天的时间,这个消耗太大了。

既然是捕捞,那么就要考虑经济性,经济性不强的话,那是白费力气。

对于它们,北宋没有一个很好的处理方法,就只能这么吃。

好在,就算没有冷冻,要保证这些鱼,也不是没有办法的,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盐。

腌制,这是很早开始,从盐开始出现之后,就开始的一种方法,当容易腐烂的肉类,或者是其他的东西,只要用盐腌制之后,就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方法。

盐对于北宋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北宋的财政收入之中,极限时候,甚至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是盐水。

在这样的前提下,北宋的盐,的控制非常高的,盐的成本,跟加上了税收的,这也差别巨大,有利益,而且利益不菲,肯定是有人要铤而走险的,盐税这玩意,几乎关系到北宋的根基,对于资金这方面的问题,眼已经红了北宋,对于这方面,更是控制的极为严密。

对于私盐贩子的抓捕,从来都没有结束过,甚至的有的逼得上山落草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