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终裁决(3 / 4)

加入书签

定海军现在,工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哪怕现在,没有涉足到不同的领域之中,也没有扩张工业,还是原来的程度,可是伴随着

工业化的深入,各种更好机器设备,还有更熟练的工人,他们的生产效率是在不断的提升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原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的,对于海运的压力非常大。

这是工业局的理由,很强大,最起码,相对于军方来说,更具备说服性。

可是真正重要的,是保障局的理由,一般北宋的海岛上面,不会有这么多人,可是定海军不一样,经过了过年的大方范围的扩充的,居然已经接近200万了的。

军方的理由很牵强,却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的,这也是他们要求增加船只的理论依据。

政务方面,工业局负责的生产,他们更希望他投入到运输之中。

在整个定海军,购买的这些船只,总量非常的庞大,当时的定海军,挥舞着钱币,几乎把整个江南的造船厂给买空了。

也正是这些购买,让定海军解决的运输的问题,否则的话,定海军生产的这些产品,怎么能够这么快的行销到整个北宋大大部分的区域。

或许,有一些实力较大的商人,他们直接到定海军拿货,可是更多的,是一些小本钱的商人,他们购买货物的路程,不会超过200里。

一个百万人口的汴粱,都会让漕运,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更别说是180万。

按照一人一天3升粮食来计算,每天的消耗量,就高达5.4万石,

这就需要最少,运送到辐射200里的中心区域,基本上,整个北宋大部分的府城,都必须要有一个批发点。

这些只有一部分,是被定海军控制的,其他的都是商人和本地家族控制的,可是有一点,运货必须要定海军解决。

这么庞大的,几乎把江南近两年的订单全部吃掉,并且大规模的购买旧船的行为,一举奠定了定海军的运输基础,让定海军的货物,可以在短时间之中,通达到整个北宋。

这么庞大规模的船队,真正能够在海上航行的,不算多的,只有超过1200料的才可以,其中大部分,因为本身设计问题,必须要慢慢走,靠近海边的,稍稍风浪大一点,就必须靠岸的,虽然是在外海运输,运输效率并不算太高的。

定海军真正彻底的解决海上运输的问题,是在大量的租用海商们的船只的前提下,这样还是基本解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