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枪(3 / 3)

加入书签

早期钢铁质量,在缓慢的提升,从普通的铸铁,到冷锻铁,已经是中华文明,用了几千年的时间,慢慢的发展起来的,按照历史,就算是没有元和清的两次大规模的倒退,也最少要几百年,才可能发展都钢的程度。

这一切,在定海军完全不存在的,赵信依靠着穿越者的先知先觉,还有卡牌系统的可怕功能的,在北宋完成了200万吨的钢铁厂,这就算是放在一战前后,也是一个极为可怕的产量,按照的一个全副武装的战士,浑身的钢铁加起来有40斤来算,一吨钢铁可以武装50个人,200万吨,可以武装1亿人。

当百万大军,全部都是武装到牙齿,浑身上下都笼罩在可怕的钢铁之中的时候,单纯冷兵器时代,都是一个无解的命题,更别说,定海军还有众多其他的武器。

牛大力这么一个天才铁合金研究专家,已经让定海军的钢铁生产,达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程度,综合性能已经超过了20世纪初的水准,这让更高端的武器成为了可能。

无烟火药出现之后,特别是定海军的炼钢厂的钢的硬度达到了5.9左右,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大规模生产滑膛枪的可能性。

有了无烟火药,对于枪械的发展是革命性的,甚至可以采用定装弹的方法,大规模的提升火枪的威力。

在大规模的使用长弓之后,火绳枪前期的前装枪,这种武器,实际上,已经没有生存的空间,在欧洲,西班牙方阵的出现,火绳枪也是一种压制性的武器,那种火绳枪是一种重型火绳枪,因为长弓的作用,没有单独的,大规模的使用,只有火炮的使用之后,才算是压制了长弓。

目前定海军,长弓的性能更好,一些基于后世力量学的研究,很容易做出来更好的长弓,同样的,这个北宋,个体的身体条件也更好,在这样的基础上面,长弓的射程,普遍都超过250步这种时候,火枪一出现,肯定要被嘲讽的。

小于200步射程的火枪,一旦出现,几乎要被长弓吊打,或许火枪的持续作战能力,是在长弓之上,在拥有了枪械之后,战争往往是进行好几天的时间,长弓手,哪怕是训练有素的,连续作战超过2个小时,已经是彻底废掉了。

可是,没有人可以无限的承担伤亡,北宋现在密集的长弓部队,出现在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在同样拥有火炮的前提下,胜利者一定是长弓。

用更长的枪管,更加出色火药,还有铅这么一个柔软的金属,防止漏气,这就形成了滑膛枪的可怕射程,滑膛枪的射程,甚至比一些初期的后装枪更加的可怕,实际上,在后装枪大规模普及了之后,滑膛枪也用了不短的时间,主要是针对远距离的目标的杀伤力。

这是赵信研究了之后才发现的东西,之前还傻傻的去做火绳枪,耗费了巨大的投入,实际上,得到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大大的浪费了定海军在火药和钢铁上面的优势,到现在还研究不出来,反倒是进入到了滑膛枪,几个关键性的步骤研究了之后,实际上,第一个实验性滑膛枪已经做出来了。

赵信也想过,从火绳枪慢慢的研究起,可是在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还有大量人员之后,他发现,这是无用功。

前装枪的时代,火绳枪,燧发枪,滑膛枪,他们的变化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的,难度也不高,关键只是在于火药的质量,还有钢铁的质量而已。

如果说,定海军还是在北宋的层面上,加工这样武器非常的困难,必须要走火绳枪这一条路。

原因很简单,火绳枪的结构相对简单,对于性能不佳的材料,可以用更加厚重来替代,实际上,早期的火绳枪,全部都是重口径,重量大概在20斤以上,沉重的达到了三十斤,甚至是五十斤。

这样的重量之下,铁的质量高低,已经不是问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