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实验室和白炽灯(1 / 3)

加入书签

实验证明,铂金的熔点虽然很高,大概是1760度,对于灯泡来说,还是太低了,在电流加热,发光之后,温度会迅速的上升,铂金哪怕稳定性比较强,到了熔点之后,也会熔断。

在铂金这样的金属都不行了之后,之后,选择的都是熔点高物质。

碳纤维就成为了一种选择,首先碳的熔点很高,高达3500度的熔点,足以承受住电流的高温,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氧化性,只要真空就可以了的。

实际上,不是什么完全真空,这个时代的工艺,也达不到抽成完全真空,只要抽去绝大部分空气就可以了。

用竹子碳化制作的纤维,这玩意,还容易加工,在中国无数种的植物,总有一款合适的,说不定,日本的那一款竹子,就是在中国引进的。

定海军的实验室,在赵信的指导之下,直接走出了白炽灯的这一条路,不能算是错,因为相对于早期的电弧灯来说,白炽灯更加的安全,不光是使用时候的安全,还有对于眼的保护,白炽灯都要高于电弧灯,这也是它在历史上取代电弧灯的原因。

电弧灯跟白炽灯,这是两个发光的原理,电弧灯主要是让电流通过的发光气体,催动发光,这是比白炽灯早了差不多六七十年的发明。

不过早期电弧灯,它发不出白光,后世常用日光灯,它借助着的电流,通过低压汞气的时候,发出紫外线,这个紫外线再经过了荧光粉的还原,形成了类似日光的等。

在没有这样的荧光剂之前的,电弧发出的,多是一些其他颜色的光,比较好一点的,有蓝光和红光,稍差一点的,就是紫外线,紫外线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可是日常使用,对于眼的危害相当的大。

赵信没能力做出来荧光剂,或者是补光剂,无法让那个电弧灯光线变成白光,也就主动放弃了这一点,走白炽灯这一条路。

随便找到竹子,然后通过特别的方法,加工成细小的条形,然后通过实验室的方法的,高温烧成碳,这个控制起来并不容易,好在竹子太多了,也很好找,1000个,1万个之中,只要成功了一个,就可以实验。

实际上,整个寻找的过程之中,制作难度没有那么的困难,成功率大概在7成左右。

用玻璃厂制作出来玻璃瓶子,固定下来电路和灯丝,然后用抽管,抽出绝大部分的空气,就简单的形成了一个的灯泡的实验体,然后通电点亮。

在经过了几次失败之后,电灯终于亮了,实验成功之后,就是一个实用性的实验,这种要在日常生活之中使用的东西,寿命不能太短,真的是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也不够用啊。

竹纤维在第一波实验之中,就展现了它的作用,第一个灯泡足足坚持了72个小时,这就有了初步使用的可能性。

白炽灯跟电弧灯的发光理念完全不同,他不是电流通过发光气体发光,而是的电流在金属上面通过的时候,因为电阻的关系,电流会不停的加热金属,当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的时候,就会发出光芒,当这个温度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发出的光芒炙热的如同太阳光。

实际上,太阳光也同样是燃烧的形成,不同的是,太阳上面,无数的元素,不停的聚变反应,最终发出了光和热。

这是一种热光源,电流再电阻的作用之下,发光发热,这应该是一个强氧化的作用,加热本身就会促进氧化的过程,最早使用各种金属的灯泡,之所以使用寿命较短,也是因为如此。

19世纪的时候,对于自然科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比如说一些常见的物质的基本特性,熔点沸点之类。

很多研究灯泡的,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铂金,原因就是在于,铂金更容易加工并且熔点比普通的钢铁要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