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显(3 / 3)

加入书签

这并不是开玩笑,这些木质工具,能够在表面包一层铁,已经是非常幸运的,这可以大幅度的加强这个农具的使用寿命,一般而言,只是一个普通的木头,经过一部分的处理,做成的农具的样子。

木制工具,这可能在石器时代之前,大量的使用,到了石器,青铜,钢铁,却依然使用,原因很简单,价格便宜,还容易获取。

在乡村,最不值钱的就是木头,在环境没有大规模的破坏的前提下,众多的树木,天生天长,大自然给了他们足够的空间,让它们可以疯狂的生长,对于乡村的人们,就算是没有燃料了,也不会去买,而是到林子里面,砍伐一些,就可以充当燃料。

用木头制作的工具,只是一个功夫钱,认真一点,会弄出来整个的轮廓,不认真的,差不多就行了,这些工具,仅仅是能够使用而已,效率真的就不高,有时候,一个壮年劳动力用了一天的时间,只是耕耘了很少的土地。

好在,封建社会,对底层的农民来说,只要没有天灾人祸,只要没有徭役之类,生活压力并不大,就算劳动效率不高,只要在时节把该干的工作给干好就可以了,效率低一点无所谓。

鸟粪,是一种天然的复合肥,特别是经过自然降解的关系,没有一些副作用,只要施肥,就能够产生效果,这样的鸟粪,效果更好,就算是到了二战之后,甚至是21世纪,鸟粪,还是一些海洋岛国的支柱产业。

化肥和种子,他们只能够提升的产量,让同样面积的土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这对于的劳动力短缺,有一定的作用,可以用最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

这并不是定海军愿意看到,所以,在定海军,一直在做的,是另外一种革新。

使用大量机械蓄力,替代人的力量,这样就可以在较少劳动力的前提下,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然后提升的工业,纳入更多的人口的,让这些人口在工业上面发挥作用。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甚至有些东西,在现在才刚刚起步,比如说,各种的优势良种,不停培育的良种,已经在棉花,还有西北的种植之中现实作用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这不能是农村生活的全部,也就是大部分了,除了王朝开启的时候,地多人少,在王朝维持的大部分时间,因为着和平,自然繁衍率很高的前提下,可能几十年的时间,人口就能够翻一番。

这对于自然的小农经济,是可以接受的,可是对于未来,当定海军大规模的占据劳动力的前提下,这样就不行。

目前,定海军就在这个方面努力,在逐步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就是,大规模的普及铁质工具,提升劳动效率。

另外一方面就是工具,从播种,耕耘,收割,脱粒,一切方面,都从减少劳动力入手的,尽可能的减少劳动力的消耗,为之后打下基础的。

联合收割机这样的大型机械的,肯定是以后发展的重点,21世纪,也就是这种东西的出现,让农民工成为了主流,一到农忙的季节,由联合收割机构成的大军,甚至会从中国的南北的,一路的横扫过来。

现在,定海军连蒸汽机都没有,更别说内燃机了,没有内燃机,或者说,没有成熟的内燃机,这种联合收割机,根本不可能出现。

这并不意味着,定海军就没有办法,可以在马拉犁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比如说,提升效率,减少消耗,用最少的人力,完成整个耕种和收割的工作。

在目前的北宋,劳动效果是相当的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铁的价格相当的高,普通的农民,很难获得良好的铁质农具,在北宋绝大部分的农村,都是使用木质工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