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实验数据(2 / 4)

加入书签

在整个船坞之中,整个建设的过程,有一个完善的记录,这是赵信一直都强调,最开始,这些工匠们非常的不习惯,整个北宋,识字率算是很高了,在工匠之中,也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字,可是大部分的工匠,他们工作的时候是凭借经验,这个经验,是漫长的时间之中,积累下来的。

这些,只是一个人的感觉,而不是的可观规律,只有从最开始,就进行记录,总结这些偶然之中,存在的必然,才可以推动造船技术的一些进展的。

赵信首先要看的,就是这些,从船坞的兴建,一直到船只进入到船坞,都有详细的记录,比如说,第一次铺设龙骨,第一次铺设木材,完成甲板,上层建筑的建设,帆的处理,然后完成整个建设的,下水的记录,同样的,每一次下水测试的过程,也在其中。

相对于之前的建设,赵信更加看重这些下水测试的实验,他之所以这么着急的回来,就是为了这个记录。

因为船匠们,加入到定海军的时间不长,再加上赵信的重视,这些船匠们,本身的待遇就较高,或许有些人聪明的,看到其他的匠人们,不停的获得好处,开始学习,大部分都是得过且过的,掌握知识不算很多,所以这些记载也相当简单。

整个定海军,成立一年多的之后,已经形成了目前风格,节奏明显加快了,整个城市的工业化程度也逐步的提高。

因为有了后世的见识,赵信不会刻意的来追求利润,坐拥整个北宋市场,哪怕是一个简单的产业,都可以获得丰厚的利益,不必追求工人们的那么一点的工资。

最关键的是,定海军是较为封闭的系统,工人们的工资,或许在第一年的时候,还有些谨慎,他们怕家人过的不好,大部分的钱是存起来。

可是当越来越多的家人亲属被接到定海军,在收益固定,而且越来越大的时候,稍稍适量享受一下,也就成为了必然的。

赵信精心打造出来的经济圈,逐步彰显,的那个120万人口的前提下,哪怕每一个人每年100贯的收入,这个经济圈也就高达1.2亿,当商品流通起来,产生的价值,也就会越来越大。

到未来,当定海军的城市规模彰显,拥有足够的人口之后,单纯定海军的内部需求,就可以推动整个定海军的产业不停的升级发展,到时候,对于大宋的依托,就会降低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准,到时候,稍稍的过分一点,就不成问题了。

这些都是未来的路,在台湾不拿下,或者是大规模的占据整个中国沿海的岛屿,定海军不可能承受庞大人口,1000万只是理论,可是要容纳下来,不但需要时间,还需要建设的的。

这些船匠们,如此认真,并且快速测试,让赵信没有第一时间,看到这些造成的船,他并没有失望,他找到了负责船坞的人员,详细的询问的整个的进度。

这些船,全部都是实验性的船只,他们实际上面的作用,没有想象的那么的大,毕竟,最小的是300料的船只,最大的也不过是一千多料的,这些船,就算是跟江南造船厂建造的普通海船,在吨位上面,都有所不足,更别说更大的。

赵信需要的海船,最少也是500吨以上的,这才能够支撑庞大的海上运输,并且向海岛大规模的移民,而2000料以下的船,运输量太少了,就算是运送人员,也运送不了太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