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验证项目(2 / 3)

加入书签

可是当出现一些极端,或者是恶劣的状况的时候,就容易侧翻,连21世纪,都会出现,更别说的在北宋。

只要进行改变,用尖型船底,替代平板的船体,就可以解决不少的问题。

钢龙骨的出现,龙骨决定了整个船的地步形状,平船底使用的龙骨,跟海船船底,使用的明显的不同的,有这个,起码在形状上面,不存在什么问题的。

不过,先完成的4个船,他们测试部分并不是很多,有一部分的软帆,却只是一部分,完整的软帆一面,两面的,还没有完成,一个用于验证长桅杆的实验船,却上了一个硬帆,怎么的都感觉到有一定的违和感。

虽然,可以通过帆的调整,增大的受力面积,也有一定的积极的效果,可是这样的效果,危险性也比较大,毕竟船头哪里,并不安全。

一般而言,洋流对任何船的影响都差不多,有区别,也是微乎其微的,可是受风程度就不一样了。

哪怕是在同样高度的桅杆和帆的宽度的情况下,软帆的受风面积,都比横帆要高。

当风吹起的软帆,被风吹起来,总面积会扩大,虽然有一些角度的问题,可是受到的风力会更高,在阻力相似的前提下,力量越大,速度就会越高。

盖伦船和西班牙大帆船,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比如说,传统的中国式帆船比起西班牙帆船,在顺风的时候,速度可能会差别的一倍,到逆风的时候,就更加的明显了,只有横帆,没有三角帆的中国式帆船,在逆风的状态下,几乎不可能获得速度,而相反,混合帆在任何的状态下,都可以获得速度。

在早期的海战之中,速度,就成为了最关键一点,如果火力不足,速度快的话,还可以跑掉,如果火力和速度都不足够,那么跑都跑不掉。

不过就算是如此,也可以测试一些东西,比如说,一部分软帆的性能,比如说,这个尖型船底的性能。

在21世纪,伴随着科技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原来的理论验证,已经逐步的成为了假说,猜想。

实验的过程,就是为了验证,这一条路是否能够走通,赵信知道发展的方向,可是他不是专业的工程师,更不是研究者,他不可能知道这些子项目的确切数字,只能够依靠这些实验船。

可是就算是造出来这些实验船,验证的过程,也不容易,必须把一些额外因素给刨除掉,这就需要一些研究的方法。

在整个北宋的众多行业之中,船匠,是站在世界之巅的,哪怕定海军的这些船匠,他们在整个北宋造船业上面,不是最顶尖的这种,可是也是水准以上的。

对于海船来说,因为更加适合远洋的环境,虽然吃水很深,已经不适合在河道,或者是近海的不适合港口停靠,可是他却拥有足够的力学平衡,不停增大帆的面积,不停的增加速度。

这对于硬帆,还有平底的中国式帆船来说,先不说硬帆不可能快速的增加,不能无休无止的扩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当风变大的时候,受力虽然会增加,可是横帆在狂风之中,要降落下来,就有些困难了,固定的帆,很难降落,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

中国式帆船,怕的,就是帆太大了,在狂风暴雨之中,需要降帆来处理,说狂风的时候,软帆也需要降低,可是对于海洋上面,稍稍大一点的,硬帆都要降低,反倒是软帆,在大风天气之中,却可以全面的开启软帆,吃足够的风力,获得足够的速度。

平底的中国式帆船,他们载货量非常大,风力太大的时候,就很容易侧翻,稍稍大一点的风浪,都容易帆船。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是技术所能够解决的,平底船,吃水浅,在同样的的大小的前提下的,载重量的也就较大,在商船,之中,往往是比较好的选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