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高度作用(3 / 3)

加入书签

不考虑个体的差异,不考虑各种的装备上面的不同,在战场上,出色的统帅,更大的作用,就是让那个自己的士兵永远处于优势的一方的。

2个人打一个人,总能够占据优势,3个人就更是如此了,棱堡上面就是如此,很多地方都巧妙的布置,让攻击方,永远处于3倍,甚至是5倍的压力之下,在这样的压力之中,能够前进一步,都很困难。

在棱堡的防御之中,有一个固定的套路,如果真的对方攻势猛烈的话,会故意的收一收,放攻城者进入到城头之上。下面会逐步的断绝,攻占了表面,城墙的位置,棱堡内部,也有办法,在城墙上面,利用一些空洞,攻击悬空的目标的,简直不要太好,

这可是天才的创意,几乎把时间和空间利用到了极点,是棱堡的独创,也是棱堡这样的建筑物,才能够使用的。

之前的老式城防,为什么没有这样独特的设计,不是没有人想到,是无法实现。

熟练的士兵,都会勇往直前,用全部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之中,越过这一番的距离,任何的犹豫,退缩,都会带来非常可怕的后果,这也是新兵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些有经验的军队,往往会在攻城之中,使用经验丰富的老兵部队,为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在中间不必要的损失,藏着老兵,看起来精锐力量损失是小了,可是当这个攻城战旷日持久下去,当新兵死完了,就剩下老兵了,那样更加的糟糕。

一般的城墙,哪怕是类似汴粱这样的首都,超过3丈的高度,已经是非常离谱了,可是棱堡不一样,他足足有10丈,当城墙的高度提升了3倍,也就意味着,攻城者从城下到城头的距离,变成3倍的时侯,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高度高了,从上面摔下来,就不可能存活,从城墙上面,被砸下来,或者退下来,最多也就是受伤,死掉的,几乎要非常困难才会的,可是在30米高的地方,只要摔下来,那就不存在死不死的问题,活下来才是最幸运的,绝大部分的人必死。

高度之外,还有守卫城墙的是长弓,这时侯就展现出长弓跟棱堡的可怕了,一般攻城,大量的使用弓箭手,借助着弓箭手投石机这样的东西的,压制住弓箭手,让下面的攻城部队,可以快速的向上攀登的,

在没有足够强大的粘合剂的前提下,保证城墙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只要城墙上出现了破损,就会影响到整体的结构,甚至成为整个城墙上面的薄弱结构。

棱堡不一样,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兴建的30米高的建筑物,这是有一定的余量,更别说棱堡还非常的小,满打满算,也就是几千平方米左右,内部界限和力量非常到位,这种情况下,留下攻击孔,会让整体的结构立体化,这才形成了这种从上到下的战法。

可是长弓不一样,没有一种弓箭手,可以在长弓面前,还能够射箭,本身平地都是250步的射程,30米之上,最少又多了50步,可以说,只要有弓箭手,敢于靠近,那么必须要在长弓的射程之中,才能够进攻攻击,弓箭手,他们大多数,都是穿着简易的铠甲,毕竟,要保持弓箭手的灵活性,那么每一次工程,要想压制着上面的长弓,可能要付出三倍,甚至是五倍的伤亡。

这样,加上棱堡本身的高度,要登上城楼的,最少要付出3000,甚至是5000的伤亡。

5000伤亡,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哪怕是对于一个5万的队伍,一成的伤亡,这也是伤筋动骨了,抛开那些在攻城路上,被射中的不说,他们只要不是命中要害,还有很大的可能,逃出升天,可是只要到了城墙附近,那就是步步是血肉了,盯着上面的防守,弓箭,一步步的登上城墙,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也非常的困难。

对于寻常的城墙来说,登上了城墙,基本上,最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了,依靠着攻城部队的数量的优势,一定程度上面,拿下只是时间问题了,

可是棱堡不一样,这玩意太小了,周长也就是四五百,里面有什么,还真的各种的东西众多,几乎每一部,都是考虑到了防守方,永远是人多对人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