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巨商云集(2 / 2)

加入书签

没错,就是1.2亿贯,北宋的富庶,只有真正身处在这个时代,才会感受到大宋的富庶,几千万岁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钱,1200个商人,平均给付了10万贯的保证金,一下子,就是1.2亿贯,这个数字,数倍于岁入,也证明了财富集中的可怕。

听到了这个数字,王松等人是目瞪口呆,赵信却无所谓,不过另外一个的想法涌上心头,看样子,银行是势在必行了,未来的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甚至说城市建设和道路交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笔资金,如果让定海军积累的话,慢慢的,是可以积累下来的,可是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北宋人口众多,1.5亿人是起码的,哪怕平均每个人,在银行存1贯钱,就是1.5亿贯,更别说这些大商人,只要银行的网点,能够遍布在整个北宋的每一个角落,聚沙成塔的神话,就不是不可能。

不过一个银行的建立,不是拍着脑袋的那么简单,未来,在定海军这么一个封闭又高薪的圈子之中,可以先行的建设,之后,再行销全国,那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现在的关键,是这一场拍卖会。

质量,如果说,大名铁匠作坊,没有把第一批1500万斤的铁料送来之前,他还会怀疑,这个大名铁匠作坊,会不会以次充好,可是连朝廷的订单,1500万斤,都超质量的完成,这一批铁料,甚至比之前的铁料质量更好,没有理由在这些民品上面做手脚。

那么,这就是一个机会!这就是贾德永看到了册子的第一个感觉。

虽然说,定海侯,漂末掉了贾家的发财机会,可是抓住这个机会,只要买到这些货物,贾家未必不能获得一个良好的机会,更别说,还有馒头包子的秘方,肥皂的销售权。

那些香水,神兵利器,甚至是宝马的,在贾德永的眼里,不过是无聊的有钱人的玩物,只有这个处于最后的商业,才是真正的点石成金手。

急切之间,贾德永甚至顾不上征求贾朝昌的同意,他甚至没有用他五品散官的身份,而是直接调动了1万贯,用保证金的方式加入。

反正是为了谈商业,商业离不开钱,他甚至觉得,一万贯还不够。

贾家的流动资金,基本上都是贾德永控制,虽然少了铁料生意,没有了进项,可是暂时调动20万贯的资金还是可以,以之前铁料生意规模,贾德永敏锐的发现,只有大规模的订购,才能够产生巨大的收益,如果20万贯全部变成民品铁料,以贾家控制的庞大数量的铁匠铺,可以在短时间之中,完成分销的过程。

类似贾德永这样有眼光,还有很多,赵信之前的判断是正确,铁料生意非常之大,也很赚钱,民品之中,未来的前景巨大,可是北宋太大了,除非是以非常之事,吸引了整个北宋的顶级商家的注意,否则的话,要想行销全国,那基本上不可能。

拍卖行的装修进入了尾声,各种各样的商人和官员,云集大名府,大名府得到客栈们,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时间,就如同赶考那样,客栈几乎都满员了,特别是一些个大商人,他们几乎包下了整个院落,出手之大,也让经营者合不拢嘴。

实际上,最大好处,是在赵信这里,因为时间短,他没办法的开辟一个钱庄,容纳资金,只好制定了大名府最大20个钱庄,作为验资和保证金收取的地方,按照最近,传过来的消息,验资通过的差不多是1200人,可是总验资的金额,高达1.2亿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