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数据的力量(3 / 3)

加入书签

这个会让更多的人,看到铁器,并且够买铁器,对于三四斤的大家伙来说,一斤减少20文左右,四五斤下来,就减少了百文。

百文,是一个壮年劳力,辛苦一天的工钱,也是一个常年劳动力,十分之一或者是十五分之一的月薪,可以购买最少15斤的大米,或者是30多斤的面粉。

足够一家人吃上很长时间。

或许,在销售之中,以前犹豫的,现在会走进来,这一点,在之前的纪录之中已经显现,从120文左右的均价,降低到了60文左右,销量增长了几十倍。

当时是基数较小,未来不太可能有大规模的增长,可是只要有三五倍,这个就大有所为。

时间,或许是提升总产量的最好的法门,可是无休无止的时间的增加,效率实际上是在降低。

人不是机器,哪怕是再怎么专注的人,长时间,往复的从事着一个工作,也会出问题,不是小问题,是大问题。

流水线的创造,极大的增加了生产的效率,却也带来了可怕的强度,在后世巅峰化的流水线之中,往往会考虑到加班这一点。

除非必要,否则不会加班,8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已经让人的精神,崩到了一个随时有可能断的程度了,如果经常性加班,必然会造成心态的失衡。

哪怕是现代化的管理,较为高的工资,也没有办法阻挡,日益提升的自杀率,高强度的工作,带来的是脆弱的神经,这个从富士康引发的轰动,就可以看出来,自杀工厂的名字,是深入人心。

看到王松的表情,从之前怀疑到现在的相信,赵信觉得,还应该再加一把火,那就是这个价格,还有大幅度降低的可能性,这才是赵信一直准备,并且引爆它的销售的杀手锏。

这一点,是后世认可的,其中蕴含着非常复杂的东西,有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降低劳动时间,必然会带来效率的提升。

生产成本分成了许多方面,原料和人工的成本,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有最重要场地,折旧,还有其他的一些细微的成本,效率当然也在其中。

看起来很不起眼,可是在大数据的计算之中,是分明显现在其中,那就是,整体的成本在计算之中,更加细微之下,一斤铁的生产成本,已经非常缓慢的从15文降低到了13文。

看起来,比之前的价格,降低了只有4文,可是实际上,算在铁器的价格上面,又有比较大的降幅,可以从60文,降低到40文左右。

这就是大生产的好处,任何的产品,都有可能随着大规模的生产,而降低成本,更别说的赵信这样,没有所谓的科研和投入的成本,直接让铁器的销售价格腰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