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缘和暗喜(3 / 3)

加入书签

连一个淮南东路的转运使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不是30万贯的事,如果没有苗家庄产业作为后盾的话,赵信根本张不开这个口,因为单纯这个灾民,就把他压死了。

几十万的灾民,单单一天吃掉的粮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每天最少在万石以上,更别说其他的花费,在一个的一穷二白的,甚至连一个住的地方都没有的岛上,要想容纳下来,这很难。

程前来的目的,并不是想彻底的解决,他更多的是在叶清臣的提点下,过来化缘,你怕化到一小部分,给灾民们一条活路,这就是最好了,谁曾想到,赵信会这么的大包大揽的全部揽下来。

当然了,这不是淮南东路直接给,涉及到数千贯一艘,甚至上万贯一艘的船,程前也没有那么的大方,这些钱都是要给的,只不过要分期。

分期给,这是一个新鲜的名词,程前还有些不太了解,赵信解释了一下,程前明白了,就是先拿走用的,然后在给钱。

这一点,对于一般的作坊来说,是灭顶之灾,本身,就存在着一个收支,存在这一个账务,你再托几年,那怎么行,可是对于程前来说,这些本就是淮南东路富裕的力量,大部分还需要进行保养和维护,还要养着一堆的水手,白给赵信用都没问题,更别说还给钱。

不管如何,只要钱给了,财务就平衡,对他来说,只是举手之劳,甚至是连工匠和船夫,也大方的给了,这等于节约他的成本。

就这样,双方认知的不一样,让这么一个看起来有些略微不合理的生意,顺利的解决了,皆大欢喜。

船的事情,赵信早就在考虑了,在岛上的时候,也曾经在想,要不要去一趟江南,杭州那边的造船业非常发达,可以去买一些船,这是必须品。

云台山岛,孤悬海外,这是好处,也是弱点,一个城市,不可能不跟外界交流,原材料要进来,成品要产出,这是一个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没有船,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制约的。

现在,船的问题解决了,人员也解决了,唯一的限制就是钱,虽然程前大度的可以分期付款,可是第一笔资金,还有雇佣船夫工匠的费用,还是要出的,这一笔,为数不少。

从海州府走出来,赵信的表情是复杂的,高兴是非常高兴,一下子获得了这么多的劳动力,达到了满意的程度,说不高兴是假的,有了这些人力的支持,定海军的发展,一定是之前的数倍以上。

可是压力徒然而生,钱啊,发展速度快了几倍,可是初期的投入,还有维持成本,甚至是投入到工商业改造上面的成本,也会快速的增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